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艾灸養生,主要是因為艾灸的好處非常多,不僅能夠補氣養血,還能夠健脾益氣,艾灸的美容效果也是很顯著的哦!一些經常艾灸的人就會問了艾灸后上火怎么辦?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答疑惑!
艾灸后為什么會出現上火現象
很多經常艾灸的人都會被上火困擾,那么在艾灸之后上火要怎么辦?為什么艾灸會上火?怎么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選擇艾灸就是因為艾灸養生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夠有效地進行身體調節。上火的表現主要是口干舌燥,牙痛,鼻出血等。下面則是艾灸上火的原因:
1、取用的孔穴不當
我們使用艾灸養生或治療疾病時是需要針對不同的穴位的,每一個穴位的反應都不一樣,不同的病癥需要艾灸不同的穴位,如果我們沒有找準穴位或在使用艾灸時操作不當等都會出現上火的現象,不僅沒有效果,還會給我們帶來不適。
2、很多人艾灸后呈現所謂的上火
如發熱,高燒,口干舌燥,便秘便結,眼屎多,黃鼻涕,黃痰,早晨精力亢奮,心煩不安夜不能眠,鼻腔發干或流鼻血,血壓降低,脾氣火暴,皮膚發癢疹等相似“上火”的景象.雖說不掃除有真是熱性體質而呈現此景象的,不過極少遇見;更多的人呈現這種景象其實是艾灸補充陽氣后,與體內病邪停止正邪相爭的體現,即是當初很多人所說的惡化發應。
艾灸后容易上火的普遍體質
1、上熱下寒中氣虛(上熱(有上火的表現)、下寒(畏寒,手腳冰涼,特別是腳)、中氣虛(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2、氣血嚴重不足,稍微運動就累,兩虛。青臉寡色。
艾灸上火應對措施
1、點刺放血
艾灸上火表現在方方面面,上面提到的是常見的幾種,另外還要看艾灸上火習慣走的路徑。有些人艾灸的余火上頭,表現在頭面起疙瘩,或口干舌燥、口舌生瘡等,這個時候可以用點刺放血,就在大椎穴點刺放血,或在耳尖,還可以在合谷點刺放血。如果上火在中焦,有的人艾灸后,表現為腹脹。其實也可以在肝俞、膽俞、脾俞、胃俞部位點刺放血,還有足三里;如果上火出現在下焦,可以在八髎穴點刺放血或刮痧。
方法
用一次性點刺針,在大椎穴點刺3-4下,然后拔罐,視其出血量,如果出血很多,一兩次即可解決上火問題。如果出血量不足2毫升,可以隔日放血一次,3-5次就可以解決上火問題。
你一定會覺得點刺放血很神秘,甚至有些不敢,其實點刺針的針尖很短的,它僅夠刺破皮膚,對內臟是不會有一點傷害的。需要注意的是身體比較虛弱的人、有貧血傾向的人、出凝血機制不好的人(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孕婦或在月經期間經量比較大的人都不適合點刺放血。
2、大椎穴刮痧
如果你害怕不會操作,那么就在大椎穴刮痧,從大椎刮到身柱。如果起痧很重,3天一次,如果痧痕不重,可以每天一次,連續刮痧7次算是一個療程。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火氣,使火氣順著刮痧的路徑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