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常用的穴位及穴位作用
足三里
足三里是非常常見的養生穴位,只要對中醫有了解的朋友就一定知道足三里的作用,艾灸足三里好處很多,足三里位于外起膝眼下3寸處。此穴不僅對胃腸不適,如胃痛、嘔吐、腹瀉、便秘有治療作用,而且還是人體保健強身一大要穴。有病祛病,無病強身,增強免疫力,延年益壽。用艾灸效果更佳。
關元
臍下三寸。對男性遺精、早瀉,女性月經不調、痛經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婦慎用。
水溝
即老百姓常說的“人中”。在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點處。可搶救昏迷、呼吸衰竭者。此穴須用大拇指尖強刺激方可奏效。
阿是穴
實際為身體上的疼痛點,無固定位置。痛則不通,點按阿是穴并按揉其附近肌肉組織,可舒筋活絡,達到通則不痛。
曲池
曲肘90度,橈側肘橫紋消失處是穴。此穴有良好的降壓作用。患有高血壓的朋友可以經常點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皮對皮膚病、肘臂攣痛亦有良好的效果。
為什么有人灸療會過敏
1.原因常見的有以下二種
(1)很多都是體質原因,導致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過敏體質,多有哮喘,蕁麻疹史或對多種藥物,花粉過敏史。
(2)藥物原因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為艾葉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質,有人曾將溫灸盒蓋的煙油取下,敷于曾因艾灸導致急性蕁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內側,結果10小時后,被敷處發癢難受,并出現過敏性皮疹,證實可引起過敏。
2.臨床表現以過敏性皮疹為常見
表現為局限性(穴位周圍區域)的紅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風團樣丘疹,往往渾身發熱,瘙癢難忍,重者可伴有胸悶,呼吸困難,甚至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脈象細微。
過敏反應出現的時間一般為穴位注射常發生于即刻或不久,艾灸則須一至數小時,文獻報道長者達10小時。有因艾灸引起過敏者,以后往往可以在艾灸治療時反覆出現。
結語:艾灸治療失眠的方法大家了解了嗎?堅持使用艾灸對涌泉、神門、百會三穴位施灸,很快就有效果了,如果有正被失眠困擾的朋友,那就趕快使用艾灸療法吧!相信通過上文對艾灸的介紹,大家一定會更加了解艾灸,小編也提醒大家施灸時要注意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