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醫中常見的一種養生的方式,有很多的好處,那么艾灸的好處與功效有哪些呢?很多人知道艾灸有好處,但是艾灸不正確的話也有副作用,那么艾灸的副作用是什么呢?在艾灸的時候也有一些事項是要注意的,否則會對身體有損害,那么艾灸注意事項有什么呢?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一、可以調理月經不調
很多的女性朋友月經不調,這種情況如果長時間沒有改善,那么就會導致各種婦科疾病的出現。艾灸對于月經不調有很好的調理作用,不僅能散寒,升陽氣,還能改善血塊無法排除的癥狀。如果子宮的寒氣太重,那么就會導致月經不暢,所以針灸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二、可祛除體內寒氣
女性如體內一直有寒氣堆積的話,就易引起宮寒,甚至有的嚴重的還會導致宮寒性不孕,這時艾灸就可改善這種情況,艾是純陽植物,艾灸時散發出的溫熱可為身體補充陽氣,把體內的寒氣排出來,對宮寒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三、可減輕腹部肥胖
女性子宮受寒會感到冷,然后脂肪就會堆積在腹部來保護身體防寒冷,從而讓腹部肥胖,這時艾灸的話,溫熱腰腹時可起到散寒祛濕,加快新陳代謝,幫助脂肪燃燒的作用,所以艾灸肚子可補充陽氣,從而減輕腹部肥胖現象。
四、可治痛經
很多的女性會有痛經的癥狀,主要是因為子宮內寒凝,所以通過艾灸來治療,能溫暖子宮,對于女性下腹部的血液和淋巴有很好的促進循環的作用,還能改善下腹部的痛經,讓痛經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對于月經不調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五、有殺菌的效果
對于一些有婦科炎癥的女性,也是可通過艾灸來治療的,如艾灸熏陰部時可起到很好的殺菌療效,能治療陰道炎、陰道瘙癢等婦科疾病。
艾灸的副作用
1、上火
很多人艾灸之后會感覺口干舌燥,主要是因為艾灸之后上火了。中醫認為,艾灸之后會有火氣的人說明體內的陰陽正在調和,導致了陽不勝陰的癥狀。這個時候建議多喝一些開水,這樣能有效的緩解上火的癥狀。所以在艾灸之后可以喝些白開水來降火氣。
2、過敏
艾灸之后為何在艾灸部位會出現紅疹呢?其實這是艾灸引起的皮膚過敏,但也有專家表示,艾灸后出現紅疹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一般來說,無需在紅疹涂抹藥物,過兩天即可自行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