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有很多科研人員都對太極拳有所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太極拳確實對我們的心臟血管系統骨骼,肌肉,新陳代謝等方面都有積極的影響,結合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1、練太極拳對心臟血管系統的影響
長期練習太極拳能夠增強中樞神經的活動能力,對于我們的肌肉,呼吸以及關節活動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它能加強血液及淋巴的循環,減少體內的淤血現象,是一種用來消除體內淤血的良好方法。
我們知道,全身各部骨骼的周期性的收縮與舒張,可以加強靜脈的血液循環,肌肉的活動保證了靜脈壓力。呼吸運動同樣也能加速。這一點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明顯。
太極拳的動作舒展,胸部不要緊張,而且要求有意識地使呼吸與動作適當配合,這樣就可以使呼吸自然,呼吸的效果就會增加,這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與淋巴的循環。我們經常見到,當一個人胸部、肩訓、肘部肌肉緊張用力時,由于胸廓固定,吸氣受到限制,結果血液循環發生障礙,練者產生面紅耳赤、頸部血管弩張的現象。練太極拳時就沒有這種現象。
打太極拳,很多動作、姿勢要求氣向下沉,即所謂”氣沉丹田“,這是一種橫膈式呼吸,它在醫療與保健上都有作用。胳肌與腹肌的收縮與舒張,使腹壓不斷改變。腹壓增高腹腔的靜脈受到壓力的作用,把血液輸入右心房,相反當腹壓減低時,血液則向腹腔輸入。
這樣,呼吸運動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的狀況,加強心肌的營養。此外,橫膈的運動又可以給肝臟以有規律性的按摩作用,是消除肝臟淤血、改善肝臟功能的良好方法。
因此要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對于我們心臟的各種疾病以及動脈硬化都有著積極的改善作用。
2、練太極對骨骼,肌肉及關節活動的影響
打太極拳對骨骼,肌肉及關節活動的影響很突出。以脊柱為例,練太極拳與腰部活動有密切的關系。經常地練習太極拳,無論對脊柱的形態和組織結構都有良好的作用。據觀察,太極拳組老人發生脊柱畸形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五,而一般老人則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二。駝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結果。但是,經常打太極拳,駝背的發生率就遠比一般人少。
經常打太極拳,脊柱的活動幅度也較好,太極拳組老人彎腰時手能觸地的占百分之七十七點四,對照組老人占百分之十六點六。X線照像檢查發現,太極拳組比對照組老年骨質疏松的發生率也較低(百分之三十六點六比百分之六十三點八)。老年性骨質疏松是一種衰老的退行性變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質中的成骨細胞不夠活躍,不能產生骨的蛋白基質,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質變松。骨質松就容易產生畸形,關節活動也就不靈活。
練習太極拳要求在做動作的時候要一氣呵成,動作連貫圓活,長期練習太極拳也能夠達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3、打太極拳對體內物質代謝的影響
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資料,目前還不多,但從上述兩組老人的骨骼變化及動脈硬化發生率的差異來看,打太極拳對脂類、蛋白類以及無機鹽中鈣、磷的代謝影響是良好的。
近年來,國內有不少人從物質代謝的角度研究運動的防老作用。例如,有人報道,老年人鍛煉五到三十分鐘后,血內的膽固醇含量會下降,其中以膽固醇增高的老人,下降尤為明顯。也有人對動脈硬化的老人進行鍛煉前后的代謝研究,發現經過五到六個月鍛煉后,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膽固醇的含量卻明顯減少,而且動脈硬化的癥狀也大大減輕。這些研究結果,可以說明打太極拳對體內物質代謝的良好影響。
4、打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根據近年來生理學的發展,特別是許多生理學家對中樞神經的研究,使我們更進一步地認識了中樞神經系統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我們知道,神經系統,尤其是它的高級部分,是調節與支配所有系統與器官活動的樞紐。
人類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通過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以適應于外界環境并改造外界環境。人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使體內各個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按照需要統一起來。因此,任何一種鍛煉方法,如果能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對全身來說就有很好的保健意義。太極拳的優越之點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