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太極,因為太極拳具有很高的健身價值,現在不僅僅是老年人喜歡學習太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太極了,太極的健身功效以及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下面跟著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運動項目,動作細膩,結合了很多的哲學理念,長期練習太極不僅能夠提高身體素質,還能陶冶情操。
它的動作輕靈、活潑、矯健,表現出氣宇軒昂,而又安逸恬適。習練太極拳應注意“以心領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做到動作均勻和連綿不斷,呼吸自然,上下一致(指手足),內外一致。
太極拳
氣和形虛實分清,動靜分明,剛柔相濟;力求各部器官協調,不僅有動作之形,更要有形成動作之意念,方能使氣運于身,達到袪病健身之效果。
太極拳治病和健身的原因
太極拳的健身原理以及功效,是因為太極拳的意識與動作相結合,二者緊密相連,這才有了太極的健身功效。
因為在太極拳運動中,大腦神經中樞都集中在動作中即意識引導動作,運動神經的興奮性壓倒了疾病的神經興奮,久練太極拳有助于被疾病興奮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從新興奮起來,從而調節各個系統的神經功能,達到治病健身之目的。練拳時必須緩慢,追“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運勁如百練鋼無堅不摧”。
練拳注意
還必須注意“不要使用無謂之力”即浮力免使體力分散,而減低動作的效果。練拳時,如感到身體上部胸背都很舒適,下肢腿部特別吃力,說明這一姿勢做對了。反之,如姿勢不正確,則氣滯胸膈,浮而不定,對身體無益。
學練時,在有豐富經驗的老師指導下,還須自己用心揣摩,認真練習才得收益。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拳經論: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總之,功夫不負有心人。尤應知道,盤整套架子,自始至終都要一絲不茍,順乎自然求自然之理,進行運動著。
練習太極益智
太極拳在我國甚至在國外流傳極為廣泛。它強調和諧完美,重視“天人合一”等中醫學理論,動作柔韌、穩定、緩慢、連貫,并涉及到全身各肌群和關節。
時,強調用意引導動作,安詳中兼帶全神貫注,動作和呼吸自然配合,全身肌肉需保持一定的放松和勁力內蓄等,通過練形來達到健神的目的。“形與神俱”、“形神合一”,是思維敏捷的前提,所以,從中醫學角度講,太極拳有利于健腦益智。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練太極拳時,可能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對神經系統產生積極影響,從而起到健腦益智作用。
(1)練太極拳能在大腦皮質形成一個特殊興奮灶,而其他區域則處于抑制狀態。
練太極拳時,要求精神貫注,意想小腹(即意守丹田),排除雜念,即要"用意不用力"和"心靜"。這種意識和身體鍛煉相結合的方法,都是在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提高的情況下完成的,它使大腦皮質功能區形成一個特殊興奮灶(即興奮集中在很小的一定區域),而其他區域則處于抑制狀態。這樣就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可以打破疾病的病理興奮灶,修復和改善高級神經中樞的功能,起到健腦強身作用。
(2)練太極拳,對植物神經系統產生良性影響。
練太極拳時呼吸較深,可對植物神經系統的機能發生影響(據上海醫科大學生理教研室動物實驗證明,呼氣時副交感神經興奮,吸氣時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可使植物神經系統活動紊亂得到調整和改善。
(3)練太極拳還有利于提高人體動作的平衡性與協調性。
太極拳動作的協調性和平衡性要求較高,這對神經系統是一種鍛煉,有利于平衡和協調動作的發展。
當然,練太極拳,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都有積極影響。因此,每天早晨練練太極拳,對中老年人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