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保健品行業監管薄弱,所以維生素是否真的含有它所稱的成分根本不得而知。而且就算它真的含有那些成分,許多醫生還是反對吃的很健康的人們服用多種維生素。問題在于如果你已經攝取了足夠的營養,服用多種維生素也許會導致你營養過剩,從而引發并發癥。
1、在醫院里使用手機有風險
在許多醫院的病房里人們被禁止使用移動電話或者移動設備,在一些醫院甚至全面禁止手機的使用。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在于手機信號會造成各種各樣的電磁干擾,對挽救生命的醫療設備造成嚴重破壞。但是,英國的政府代表們在近期明確表示這種全面禁止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事實的真相是人們進行了許多關于手機可能造成的干擾和醫療設備之間的研究,但結果表明其影響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嚴重。使用逼真的造型進行的研究發現:除非離醫療設備非常近不然使用手機不會造成任何干擾。
而且也沒有經證實的因移動手機干擾造成的死亡案例。目前為止,這也不意味著掉以輕心——畢竟,許多研究表明在非常近的范圍內使用手機會造成非常輕微的干擾。為此,許多醫療專家還是認為人們使用手機時至少應該不靠近手術室和重要的醫療設備。
1. 餓了才吃,渴了才喝
生活中許多人不是按時就餐,且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吃早餐,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餓”。其實,食物在胃內僅停留4-5小時,感到饑餓時胃早已排空。胃黏膜這時會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潰瘍。飲食規律、營養均衡是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平時不喝水、口渴時才飲水的人相當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們不了解渴了是體內缺水的反應,這時再補充水分為時已晚。水對人體代謝比食物還重要,生理學家告訴我們,每個成年人每天需飲水1500毫升左右。據調查研究,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便秘、尿路結石的患病率明顯低于不常飲水的人。
2.魚吃得越多越好
魚的脂肪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故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增強記憶、保護視力、消除炎癥頗有益處。但食魚并非多多益善,魚的脂肪酸中含有20碳五烯酸,它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長期過量食魚,可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種自發性出血,如皮下紫癜、腦溢血等。愛斯基摩人以食魚為主,有人發現盡管他們幾乎沒有人患冠心病、腦血栓癥,但腦出血卻成了他們的重要死亡原因。
3.口香糖能健齒
吃了口香糖不漱口,其糖分同樣會在口腔中發酵產酸,腐蝕牙齒,形成齲齒。另外,口香糖中含有橡膠增塑劑、硫化促進劑和防老化劑等添加物,這些都有一定的毒性。增塑劑的代謝產物為苯酚,毒性較強,在消化道吸收入血后,可危害人體健康。
4.多多吃醋有好處
醋能增進食欲,開胃健脾,保護蔬菜中的維生素C,并能促進胃腸對維生素C的吸收。在降血壓、預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于是有人認為吃醋有很多好處,而過量食醋,甚至有人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過量,會灼傷食道、腐蝕粘膜、損傷脾胃,還會軟化骨質,加重骨質疏松,導致骨折。
5.啤酒是“液體面包”,多喝不會有危害
啤酒終屬酒類,一升啤酒的酒精含量相當于一兩多白酒的酒精含量。成人每次喝啤酒以一二百毫升為宜,一天不要超過500毫升(一瓶)。酒精成癮:三成始自狂喝啤酒。酒精成癮者明顯的標志是:不僅頓頓離不開酒,而且晨起要飲“睜眼酒”,睡前要喝“安神酒”,往往還是空腹喝酒。小心下列“啤酒病”傷身:肝硬化,啤酒心,酒精性腦病,啤酒過敏,癌癥(口腔癌、食道癌和腸癌)。
6.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
吃完飯后,胃腸蠕動增加,心跳呼吸加快,血液循環加速,此時吸煙,人體對煙霧中的有害物質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強,使更多的化學毒物吸入人體內。實驗證明,飯后吸一支煙,比平時吸10支煙的中毒量還要大。
7.胖了才減
導致肥胖的原因主要是進食過量,營養過剩,缺乏運動。而這幾種誘因完全可以在體重超標之前加以預防,如控制飲食,防止暴飲暴食,調整飲食,加強體育鍛煉。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理想的減肥藥,因此,減肥不如防止肥胖。
8.病了才治
疾病應該以防為主,等疾病上身,已經對身體造成危害。疾病到來時都是有信號的,比如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就是疾病的前奏。平時應該加強鍛煉,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感到身體的亞健康,就要引起注意,要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結語:我們看了上文中小編和大家詳細的分析在我們的身邊原來還有那么多被我們所誤解的一些公共健康的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困惑呢?如果你也有上訴的問題的話,那么看完今天的文章相信大家應該知道怎樣去對待自己的身體健康的問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