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現在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項健身運動,太極拳也是中國傳統的武術之一,但是很多人覺得太極拳的呼吸訓練與氣功很像,那么到底是不是一樣的呢?去下面的文章中尋找太極與氣功的不同之處。
太極拳與氣功相同的一點就是都對人們的身體有好處,長期堅持練習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有利的地方,不僅能夠保健身體還能陶冶情操。
顧名思義,太極拳屬于武術的拳種之一,有人將其稱作“柔性武術”。太極拳運動的具體內容,除了拳架套路之外,還有基本功、推手、散手和器械套路等。作為武術內容,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攻擊和防守。
太極拳和氣功二者相同之處主要是:
1、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武術流派之一的太極拳,在社會生活中逐漸減少了技擊作用,而更加突出了太極拳鍛煉的健身價值和傳統藝術表演價值。太極拳名家在《十三勢行功歌》中就有“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觀點。
太極拳有著很高的健身作用,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是非常認可的。
2、從太極拳的產生來講,它不僅綜合吸收了武術多家拳法的長處,而且吸收了古代導引、吐吶等養生功法的精華,使氣功鍛煉的一些要領、方法成為太極拳基本功當中的一部分重要內容。
3、從氣功鍛煉的要求來講,太極拳鍛煉也講究意念的引導,要求心靜、體松,也要求調身、調息、調心,從這一角度講,也可將太極拳列為氣功功法之一。
4、從理論上來講,它們各自都運用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作指導,并運用中醫經絡理論來解釋各自鍛煉中出現的現象。
以上說了太極與氣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是由于他們的發展以及存在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他們在很多的方面還是會有不同之處的。
1、從形成和發展上來講,太極拳是為了在戰場上拼殺、取勝的需要而產生的,并在不斷的技擊實踐當中逐步發展起來;而氣功主要是在醫療實踐上為實現健身養生需要而形成并發展起來的。
2、從鍛煉的方法和要領上來講,氣功主要是通過身體放松、精神放松而達到入靜的氣功態,從而實現健身的目的,調神是其核心內容;太極拳則從身體動作入手,經過“由松入柔、積柔成剛”的過程而鍛煉出一種柔性的、連續不斷的、具有穿透性的纏絲勁。
3、從它們的終目的和作用上來講,太極拳是通過“以意領氣,以氣引力”的不斷練習,終達到意、氣、力完美結合的境界,從而做到在技擊當中意到氣到,氣到力到;氣功的終目的是醫療作用,是通過氣功練習之后,強健身體,延年益壽。
總之,氣功與太極拳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氣功成為太極拳基本功練習的重要內容,而太極拳的一些方法要領也成為氣功界人士締創太極氣功的借鑒內容。
練太極要因人而異
太極拳動作柔緩、連貫圓活,通過練習能疏經活絡、調和氣血、營養臟腑、強筋壯骨。陳志強大師認為練太極一定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來決定練習的方法和強度。
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比如初學者,站樁或某一個架式,持續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分鐘,然后再慢慢加量,但始終以練完功不要混身疲憊為好。
對成年人采用從緩慢入手的方式,動作以松柔圓活,靜動結合為主。對小孩子則可以從本性著手,先動后靜的原則,從快入手,等能沉下氣來,能穩住身體時,再求緩慢松柔。很多小孩練了太極拳以后,飯量增大,體質增強,身體發育比同齡的都要快一些。
上課時也比以前有定力,坐得住。通過形神兼備的練習,視力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