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健身方式,每到清晨或者傍晚我們在廣場也能看到很多練習太極的身影,太極的健身功能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那么練習太極到底有哪些好處呢?一起看下面的文章。
強心
在太極學習當中講究的是“心靜用意”,就是用自己的意念來支配整個身體,使心情放松,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到太極的訓練當中,從而使人心神安定,提高人們的思維能力。
心氣運行流暢,更能發揮其統轄血液循環的功能,減少和消除體內瘀血。血液通暢充盈,面色自然紅潤。
養肝
練太極拳時,意境清靜,情緒安寧,以意行氣,內外放松,動作輕柔圓活,如春風楊柳,生氣盎然,可使肝氣舒和條達,從而肝體得養,肝血得藏,有助于脾胃消化,不致橫逆克土。
太極拳選用的呼吸方式是獨特的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有助于行氣活血,對我們的肝臟,舒筋活絡都有很大的好處。
健脾
練拳時的腹式呼吸,“氣勢宜鼓蕩”,內臟加強蠕動,好比對腸胃等內臟器官進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氣機通暢,脾胃升降和順,新陳代謝加強,中土運化水谷功能健旺。
心情舒暢,飲食自然香甜。化源增加,營養充足,肌肉豐滿光澤,四肢強健靈活。脾氣旺盛,營血充盈,統血功能亦必正常。
補肺
練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從而加強了肺主氣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于肺的肅降。通過吐故納新,能進一步推動氣血在全身的運行,使身體各部都得到營養與活力。
練拳時使肺的呼吸與皮毛的開合聯系起來,與動作的開合虛實和起伏轉換結合起來,練拳后皮膚溫暖或微微出汗,有利于肺氣的宣發和水道的通調,并能充衛固表,不易感冒,使皮膚潤澤,感覺靈敏。
固腎
太極拳論認為“腰為主宰”,“命意源頭在腰隙”。故練拳時十分重視腎之府——腰的作用,以腰為軸來帶動四肢和全身協調運動,使勁路完整,氣機暢達;要“牽動往來氣貼背”、“中氣貫脊中”;還要懸頂、吊襠、提肛、尾閭中正,以加強腎命并調通任督二脈之氣。
并且以心為令、氣沉丹田,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這樣就加強了兩腎和命門的功能,使腎精充實、陽氣旺盛、行動輕捷、二便調和、骨強齒堅、發澤耳聰。
益腦
腦為髓海,是精髓和神明高度聚匯之處,為生命要害所在。練太極拳通過心靜用意、心神安定,協調地完成各種動作,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良好的鍛煉作用,加強了大腦的調節功能。
又因腎主骨,骨生髓,腎通大腦,所以腎氣旺,任督二脈暢通,就能使髓海充實、精神飽滿、思維靈敏、記憶力強,起到開發智力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調氣、和血
練拳時要“以意行氣,以氣運身”、“氣遍周身不滯”。這樣可以使全身之氣機通調無阻,氣運血行,血脈自然和順。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
太極拳以氣運身和“運勁似抽絲”的練習方法,通過“立如平準,活似車輪”的軸心運動,周身關節之間,如螺絲形運于肌膚之上,纏繞往來以暢通經絡,調和氣血。這樣就可以達到氣運血行、血旺氣足、血脈和順、氣機暢達、精力旺盛、抗病力強的效果。
煉性、怡情
長期練太極拳,可以陶冶性情,培養沉著從容、溫和冷靜、耐心細致、做事有恒、意志堅強、樂觀進取等優良性格。練太極拳后,會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恬淡安然,不為七情、六欲所困擾。
如有煩惱,在大自然之中,覓個幽靜之處,練練太極拳,可使雜念消除、心平氣和。工余學后,休息閑暇之時,練太極拳是一種積極的休息、健康的消遣、高尚的娛樂和良好的情感操練。
太及時一種既能增強身體素質,又能陶冶情操的一項健身運動,長期練習能夠達到保健祛病、益壽延年、自強不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