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熱燙法將藥物加熱后,用燙熱的藥物在一定部位上滾動。
7.膏摩法將藥物研成細末調成膏狀,涂敷在一定部位上后,進行摩動揉捏。
8.酒洗法將藥物泡酒,7天后取出,然后用藥酒擦洗推搓一定部位。
三、外用藥物推拿療法的作用部位
1.頭頸部印堂、太陽、百會、囟會、頸窩等。
2.軀干部胸心、背心、臍心、脘腹、丹田、命門、八髎、天宗等。
3.肢體部手心、合谷、大陵、肘窩、內關、足心、承山、足三里、胭窩、環跳、解溪等。
主治病癥
一、風濕痹痛
以曲魚膏(大黃、黃芩、莽草、巴豆、野葛、牡丹皮、躑躅花、芫花、蜀椒、皂莢、附子、藜蘆、路路通)摩擦患處。
二、關節酸痛
以當歸摩膏(當歸、細辛、肉桂、生地、天雄、白芷、川芎、丹砂、干姜、烏頭、松脂、豬脂)摩擦患關節及其周圍。
三、骨痛
以摩風膏(蓖麻子、草烏頭、乳香、沒藥、防風、五靈脂)涂抹、推擦患處。
四、肌肉痙攣
以摩風白芷膏(白芷、防風、附子、白芍、當歸、川椒、羌活、獨活、藁本、川烏、細辛、僵蠶、生姜、黃醋、豬脂、五靈脂)推摩、揉擦患處。
五、肢體麻木
以野葛膏(野葛、犀角、蛇銜、莽草、烏頭、桔梗、升麻、防風、蜀椒、干姜、鱉甲、雄黃、巴豆、丹參、躑躅花)摩擦患部。
六、腰痛
以摩腰丹(附子尖、烏頭尖、南星、朱砂、干姜、樟腦、丁香、麝香、吳茱萸、肉桂、路路通、當歸)摩擦患部。
七、軟組織損傷、勞損
用冬青油或凡士林摩揉局部并推擦之?;蛴没钛?當歸、紅花、川芎、路路通、白芍、防風、白芷、五靈脂)摩揉患處。
八、頭痛、項痛
用祛痛膏(川芎、白芷、當歸、吳茱萸、羌活、防風)摩揉患處及太陽、列缺、合谷穴。
九、半身不遂
用烏頭膏(烏頭、莽草、野葛)摩揉患處。
十、肘后血腫
先在肘關節周圍點穴按摩10分鐘,或熱敷20分鐘。清潔局部皮膚,將預制的發團蘸取溫熱的藥酒,在患處作搓擦,手法宜輕而溫和,絕對不能擦破皮膚,約10~30分鐘后,血腫逐漸軟化并漸消退。在擦藥過程中要不斷蘸取藥酒。藥酒主要是活血化淤之藥物所浸之酒。
十一、腰背部宿傷、勞損疼痛
在擦藥部位上敷貼略大于擦藥面積的寶珍膏。敷貼前,先將膏藥烘軟稍溫,敷貼后加壓包扎,在開始的5天內分泌物較多,并由無色透明轉為乳白色膿樣稠性分泌物,須每天換藥2~4次。換藥時輕輕揭開膏藥,用消毒棉花球或柔軟的紗布揩除分泌物,創面周圍用酒精棉球擦拭。5天后分泌物逐漸減少,換藥次數亦可隨之減為1~2次。約10天左右分泌物消失,創面干燥而呈褐色。如痹痛明顯者可在藥膏中加入適量丁香肉桂。
除上述病癥外,還可治療四肢軟組織損傷后瘀血凝滯,日久不愈而疼痛者;胸脅部外傷后,胸悶胸痛經久不愈者;四肢、脊柱風濕痹痛久治無效者等。
注意事項
1.外用藥物推拿所用藥物大多含有毒性,忌入口中。
2.施用本法時應注意防止損傷皮膚。
3.對施治部位或其附近有化膿感染者,或伴有嚴重心、肝、腎病者以及孕婦,禁用或慎用本法。
4.搓擦時,可用發團(取少女柔軟長發搓成6cm直徑的疏松發團,洗凈,沸水消毒干燥后用)作為工具,其它如海綿等不可作工具,以免損傷皮膚。
5.治療后要注意局部衛生,以免發生感染。
結語:中醫治病是以“治病必求其本”為原則的,推拿按摩也是這樣。追求根本,就是了解疾病的本質,從而有效進行對癥治療。推拿按摩找到人體的內臟對應的穴位和經絡進行按摩治療,對于將病癥從我們的身體內部有效排除體外有非常好的功效,而且經濟又安全,這樣來恢復我們的健康是非常科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