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要累及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和腎動脈,可引起以上動脈管腔變窄甚至閉塞;引起其所供應的器官血供障礙,導致這些器官發生缺血性病理變化。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 腦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腦血管意外、腦萎縮; 腎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頑固性高血壓,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可發生下肢壞死或多走路后下肢疼痛故被迫停停走走。
想要知道怎樣去調理動脈硬化,首先我們就要知道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很多人對于疾病的常識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所以不能及時找到適合自己的調理方法。我們調理身體疾病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調理的方案,并不是所有的方案都是適合自己的。
一、動脈硬化的原因
1、抽煙
香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煙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2、缺少運動
運動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幫忙身體把多余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壁。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消耗過剩熱量,使身體脂肪比重減少,肌肉比重增加,而減輕體重。因此缺乏運動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狀動脈硬化。
3、高血壓
高血壓臨床及尸檢資料均表明,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明顯增高。此可能由于高血壓時,動脈壁承受特殊高的壓力,內膜層和內皮細胞層損傷,低密度脂蛋白易于進入動脈壁,并刺激平滑肌細胞增生,引發動脈粥樣硬化。
4、家族史
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發生動脈硬化疾病遺傳,其原因仍未明,有的是嚴重高膽固醇血癥,迭積在血液中,進而促發動脈硬化發生。有的是早發性高血壓,或是容易發生血栓等。
5、肥胖
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心臟負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機率也較高,因而增加粥狀動脈硬化風險。肥胖,易促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胰島素阻抵抗癥候群。
6、高膽固醇血癥
高血脂臨床資料表明,動脈粥樣硬化常見于高膽固醇血癥。實驗動物給予高膽固醇飼料可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近年的研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與極密度脂蛋白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血中甘油三酯的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也有一定關系。新近的研究發現脂蛋白a〔Lp(a)〕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