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吃過荸薺,生活中有時候人們也叫它馬蹄,它的外表是黑色的,但是肉質非常的白嫩,而且口感甜而脆,是很多人都非常愛吃的一種食物,它可以當成水果吃,也可以煮熟吃。下面就讓王杰專家來講講荸薺的功效與作用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一、荸薺的功效與作用
1、營養價值
常吃荸薺對我們的牙齒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而且也非常的適合兒童食用。
荸薺質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癥,對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荸薺水煎湯汁能利尿排淋,對于小便淋瀝澀通者有一定治療作用,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
經過一些研究發現,荸薺中含有一種物質可以有效預防病毒的傳播,所以常吃荸薺對身體有不錯的保健功效。
2、功效作用
(1)降壓作用:荸薺汁加鮮藕汁、梨汁、鮮蘆根汁、麥冬汁一起,稱為“五汁飲”,用于生津消熱、降低血壓。
(2)治食道癌:荸薺10只,帶皮蒸煮,每日服食。
(3)治咽喉腫:荸薺絞汁冷服,每次125克。
(4)預防流感:將荸薺和甘蔗切成小段放進鍋里煮吃,有很好的去熱功效,而且還能生津,對一些流感病毒也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5)通腸利便:荸薺500克,煮熟搗爛,加鹽、姜、豆粉,擠成丸子,油炸后撈起。生粉勾芡成鹵,澆在丸上,味鮮滑口,可消食開胃,利腸通便。
(6)治痔瘡:痔瘡患者常食荸薺也大有益處。
(7)輔助治療癌癥:茡薺還含有防治癌癥的有效成分,臨床中多用于肺癌、食道癌、乳癌,是很好的輔助治療食品。
(8)降燒: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宜用于發燒病人。它還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
(9)麻疹不透:荸薺或蘆根煮水代茶,可助麻疹早發,早回。并可防止產生并發癥。
(10)雞眼:荸薺六枚,蕎麥十二粒,每晚以溫水洗腳后,先用針尖輕輕剔雞眼(不要深剔),去其浮污,將二粒蕎麥,放入口中,以門牙咬碎,去其柔嫩之黑皮,以指頭將蕎麥面涂在雞眼里,填平雞眼,再少抹點口液,潤在蕎麥上。另以洗凈的荸薺,切成如雞眼大小如銅幣厚,貼在雞眼的蕎麥面上,以薄布包好,以免散落,如此特續一星期,雞眼會不知不覺的消失,此法屢試屢驗,頗具奇效。
(11)急性腎炎:鮮荸薺苗(通天草)一兩(干品四錢),和大腹皮五錢,水煎服,除可治腎炎,對浮腫的消除也有效。
本期嘉賓介紹
王杰
女,腫瘤專家、腎病專家。北京市政和中醫院首席專家。
世界中醫學會及中華名醫協會理事和香港中華中醫藥學院客座教授。中國老年學學會中醫研究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計劃肺腫瘤重點專科負責人。
曾發表三部專著與40余篇論文,她總結40余年臨床、教研經驗,根據自研的理論--體質是疾病產生的根源,研究出獲國家發明專利和美國博覽會金獎的治療肺部腫瘤和腎病的系列方劑。國內《健康報》、《中國婦女報》、《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等十大媒體先后加以報道,韓、美、澳等國邀請她講學會診。世界中醫學會贈她"華佗再世"牌匾,業績載入中國與世界名醫大辭典。
(12)白內障:用荸薺搗汁滴眼,可以達到退翳的功效。
(13)風火赤眼(急性結膜炎):鮮荸薺洗凈去皮,搗爛,以紗布絞汁,加食鹽少許洗眼晴。
(14)腎結石:將生荸薺的皮削掉,每天生吃一至三斤,此法專治酸性腎結石有效。荸薺、包谷穗子、化石草(又名真管草)煎水代茶喝,治各種結石癥,均有效。
二、荸薺的選購方法
1、選擇顏色紅一點的荸薺,口感較好。
2、用手捏一下荸薺,若感覺較硬,則應該選購。
3、選擇表面沒有破損的荸薺,尤其是背面中心處易腐爛,注意此處是否有明顯的裂開狀黑洞,若有則內部已經變黃。
4、挑荸薺要它的個頭要比較大一點,還要新鮮,大的荸薺保存的時間長。
5、如果削開的荸薺里面是黃的,說明荸薺已經不新鮮了。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