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抗分泌藥
抗分泌藥可以減少胃酸分泌,防止H+逆向彌散,pH上升后,可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有利于凝血塊的形成,從而達到間接止血的目的。
①H2受體拮抗藥,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加入葡萄糖或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②質子泵抑制藥 奧美拉唑靜脈滴注;泮托拉唑40mg靜滴。
(5)生長抑素
人工合成的生長抑素具有減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內臟血流量的作用,常用奧曲肽(8肽,sandostatin,善寧),皮下或靜脈注射,然后以20~50μg/h的速度靜脈維持24~48小時;
生長抑素(14肽,somatostatin),g靜脈注射,再以250μg/小時靜脈持續滴注,必要時劑量可加倍。
(6)內鏡下止血
可用5%~10%孟氏液30~50ml或去甲腎上腺素、凝血酶局部噴灑止血,也可酌情選用電凝、激光、微波凝固止血,常規止血方法無效時可選用內鏡下止血方法。
(7)選擇性動脈內灌注垂體后葉素
常規止血方法無效時可考慮應用放射介入治療,方法為經股動脈穿刺插管,將垂體后葉素灌注入腹腔動脈及腸系膜上動脈,每5分鐘0.1~0.3U,維持18~24小時。
近年來多選用特利加壓素每次1~2mg灌注,療效更好且副作用少。
(8)手術治療
單純的廣泛糜爛出血性胃炎不宜手術治療。
少數伴有應激性潰瘍出血者,經24~48小時內科積極治療仍難以控制出血時,在急診胃鏡檢查后基本明確診斷的基礎上,可選用外科手術治療。
手術前準備要充分,并補充足夠血容量。
急性糜爛性胃炎的并發癥
部分患者表現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較重,雖經大量輸血但血紅蛋白含量仍難迅速提高。
少數因燒傷引起本病者,僅有低血容量引起的脈搏加快和血壓下降。
急性糜爛性胃炎的預后
針對病因,去除誘發因素,降低胃內酸度以減少H逆向彌散,并給予各種止血措施。
少數患者經過內科24小時積極治療仍難以控制出血者即可手術治療,患者預后較好。
總結:講到這里,已經結束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收獲吧,不枉我為大家準備的急性糜爛性胃炎的相關內容,嚴重的患者趕緊去醫院治療吧,以免耽誤治療的佳時期,在此希望患者早日擺脫疾病的困擾,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