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病是人們常見的疾病,它不但體現著人們的健康的問題,還影響了大家的心理健康。因此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那么面對這樣的疾病,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下面讓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 蛔蟲病的檢感染途徑與危害等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蛔蟲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的寄生蟲病。在農村地區,它的患病率比城市高。
蛔蟲孵被人吞食后,大部分被胃酸殺死,部分進入小腸,在人體內發育成成蟲,產卵。雌蛔蟲體內有大量蟲卵,每條雌蛔蟲約含蟲卵2000萬個以上,通過人的大便每天約20萬個。
蟲卵隨烘便后廣泛分面在廁所、烘坑和土壤中,通過施肥、塵土飛揚及蒼蠅、蟑螂、獵、雞、狗等的攜帶使蛔蟲散布在蔬菜、食物、水及生活環境中。
蛔蟲在壤內的壽命可達到1-2年,甚至更長。
蛔早在人體主要的傳播途徑
1、食物感染主要是吃附有蟲卵的生菜、水果,或食入被帶有蛔蟲卵的蒼蠅和塵土污染的食物。
2、經手感染。小兒生性好動,對一些新鮮的喜歡東摸摸、西抓抓,同時又喜歡在地玩耍,蛔蟲卵很容易沾在手上和指甲內。
兒童沒有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因此蛔蟲卵十分容易被帶進口中,因此兒童得蛔蟲病的機會要比成人多。
3、飲水感染一些農村飲用澆水或池塘水,容易到蟲孵的污染。有些農村的孩子有喝生水的習慣,因而這也是一條主要的感染途徑。
4、呼吸道感染塵土中的蛔蟲卵可被吸入呼吸道,然后再被吞入消化道感染人體,國外有人調查發現3.2%的小兒鼻內有蛔蟲卵。
蛔蟲可怕之處在含有幼蟲的蛔蟲卵被吞入人體后并不是直接在腸道內生長發育,而是由蟲卵變成幼蟲后,通過人的血循壞,經過心、肺等重要器官再回到腸道發育成成蟲。
1、幼蟲移行癥短期內天入大量蛔蟲卵后經8-9天,幼蟲進入肺泡可引起發熱、咳融洽、哮喘、蕁麻疹等。
重癥有氣急或痰中帶血,血中酸懷粒細胞明顯增高。病程短,大多經2周左右完全恢復。幼蟲還可侵入肝、腦、眼等器官,引起相應器官的損害,如肝大、癲癇、眼瞼浮腫等。
2、成蟲引起的癥狀輕度感染者無明顯癥狀,嚴懲者引起營養不良、消瘦、多食、異食癖、發育障礙等。常伴有上部或臍周陣發性疼痛,可自行緩解,與飲食無關。
3、膽道蛔蟲癥蛔蟲有喜歡鉆孔的特性,當愛到藥物、濕度或其他因素刺激時會亂鉆一通。若鉆入膽道,刺激膽總管括約肌產生強列痙攣,出現劇列的右上腹疼痛,常伴嘔吐,有時吐出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