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漸漸變冷了,不少地區已進入初冬,那么初冬怎么養生呢?初冬養生可不能馬虎,在這換季之時,衣食住行都要有所調整。具體初冬怎么養生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初冬養生的五大秘訣。
一、飲食:飲食清淡、多吃生津養陰食物
秋冬換季時節,首先要保持飲食清淡,不吃重油膩味的食物,減輕腸胃負擔,另外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和高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和薯類,促使體內疲勞時所存積的代謝物得以排除,多吃含鉀食物,如干果、豆類、海產品等,維持細胞水分,增強其活性,另外,含咖啡因的食物,如茶、咖啡、巧克力等也能增強呼吸深度。
初冬飲食養生適合的是“平補”。適宜的食物有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等。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此時應少吃寒涼的食物,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引發疾病。少吃冷硬食物,忌強刺激、暴飲暴食,還要注意胃的保暖。此外,還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棗、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天氣越干燥,就越偏愛進食牛羊肉來御寒,但牛羊肉屬于溫補食材,加上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姜、枸杞、當歸等滋補品,食用過多只會“燥上加燥”,更易造成體內“上火”。因此,在進補后的第二天通常會出現口干舌燥、干咳,甚至皮膚瘙癢等“火警訊號”,建議易上火人群多選用滋陰潤燥的滋補品。
二、穿衣:遵循“外厚、內薄、多層”原則
眼下季節,有人穿T恤衫,也有人穿棉衣,讓人有種“不知道怎樣穿衣”的感覺,但穿衣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生病。秋冬時節穿衣服應該遵循“外厚、內薄、多層”的原則。
“外厚”是指外面的外套好穿保暖較好、防風性強的衣服,御寒效果好。“內薄”,是指穿在外套里面的衣服好薄厚適中,能不熱不冷,這樣進入一些有空調、暖氣的室內,可以把外套脫下。避免熱得出汗后,出到戶外被冷風一吹,引發傷風感冒。“多層”是指可以在外套里面多穿幾層,比如毛衣、襯衫、短袖等多層重疊,冷的時候多穿一件,熱的時候脫掉一件,避免冷熱兩種傷風。
腳部保暖要有合適的鞋子和襪子。鞋子的尺碼應稍大些,好墊一雙棉鞋墊,腳放在里面要有點空間。其次,鞋底應稍高些,這樣可以起到與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好每天用溫熱水泡腳,步行半小時以上,并堅持早晚搓揉腳心。
三、起居:早睡晚起,注意保濕
冬天是草木凋零,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也應隨著自然界的變化適當地減少活動量,以免擾動陽氣,損傷陰精。尤其是對老人來說,體內陽氣本來就不充沛,更應該早睡晚起,以利于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睡覺的時間不足或過長,都會導致精神萎靡和人體困倦,影響正常的代謝功能。老人在冬天只需比其他季節早睡1~2小時,再晚起1~2小時即可。
濕度管理對于寢室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空氣干燥容易導致鼻粘膜、喉粘膜干燥,導致嗓子疼和感冒等。適合的濕度是50%-60%。如果空氣濕度不夠,可以通過使用加濕器、將濕潤的衣服放在房里烘干、放置觀賞植物等辦法來增加房間濕度。有時候還可以將口罩濕潤以后戴著入睡,可以有效保證口鼻粘膜不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