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蛔蟲鉆入膽道,可引發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甚至可引起急性胰腺炎或肝膿腫等。
當蛔蟲引起膽道并發癥時,由于繼發感染,可出現高熱、腹痛等癥狀。當蛔蟲大量在小腸內纏結成團時,可引起腸梗阻。
這時,患兒除有劇烈腹痛癥狀外,一般都可能出現發熱。當蛔蟲從小腸或闌尾穿孔進入腹腔后,可引起蛔蟲性腹膜炎,也會出現腹痛和發熱等癥狀。
總之,小兒腸蛔蟲病一般沒有發熱癥狀。在幼蟲移行至肺臟時,由于代謝產物的刺激引起炎癥反應,可出現發熱,但發熱癥狀一般輕微,多表現為低熱。
而只有在出現各種并發癥時,由于繼發感染,才會引起高熱。因此,當患兒突然出現腹痛、高熱時,家長一定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蛔蟲病傳播途徑
蛔蟲病是人體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之一。此時孩子由于會行走,活動范圍擴大,而父母對孩子也開始放手,孩子容易接觸到各種不衛生的東西,而感染蛔蟲病。那么,孩子是如何感染蛔蟲病的呢?
蛔蟲的成蟲形似蚯蚓,寄生在人體小腸內并產卵,雌蟲每天可產卵達20萬個,蟲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分。
自糞便排出的受精卵,在適宜的條件下經3周即發育成感染性蟲卵,這種蟲卵能在土壤中生存5年,一般調味品如醬油、醋、辣椒、生拌蔬萊和鹽水泡菜都不能殺滅蟲卵。
人如果吃了帶有成熟蟲卵的食物即可得病。小兒由于喜歡玩土,手上可能沾有蛔蟲卵,如果飯前不洗手,蛔蟲卵即可以通過手而被吞入胃內,所以兒童更易得蛔蟲病。
蟲卵被吞人體內后,孵化發育成幼蟲、孵出的幼蟲并不能立即發育成成蟲,必須在體內經過一番“旅行”,它首先是侵入腸壁,經血液循環進入肺內,以后沿支氣管、氣管逆行至咽喉部,再進入到胃,后在小腸內定居而發育成成蟲,成蟲的壽命一般在1年左右。就這樣小兒在不知不覺中感染了蛔蟲病。
1、蟲卵可隨塵土飛揚而被吸入咽部吞下而引發感染。
2、以人糞作為肥料時,蔬菜、瓜果被蟲卵污染成為中間媒介,生吃瓜果不洗燙、生食未經洗凈蔬菜、腌菜和泡菜造成感染。
3、在農村地區,隨地大便造成庭院地面污染,兒童在地上玩耍,吸吮手指,進食前不洗手,甚至邊玩邊吃,容易感染,當水源被污染時,喝生水可被感染。
總結:有關蛔蟲病的一些常見預防方法、發病危害以及傳播的途徑今天小編就先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在文章里介紹的這些方法能夠幫助你更好的做好蛔蟲病的預防工作。此外,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小知識,希望大家也可以多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