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靜脈輸注血漿或白蛋白。
⑤腹腔積液濃縮回輸 用于治療難治性腹腔積液,或伴有低血容量狀態、低鈉血癥、低蛋白血癥和肝腎綜合征病人,以及各種原因所致大量腹腔積液急需緩解癥狀病人。
⑥腹腔-頸靜脈引流術 即PVS術,是有效的處理肝硬化、腹腔積液的方法。但由于其有較多的并發癥,如發熱、細菌感染、肺水腫等,故應用受到很大限制。
⑦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 能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創傷小,安全性高。適用于食管靜脈曲張大出血和難治性腹腔積液,但易誘發肝性腦病。
(7)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治療 適應證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經非手術治療無效;巨脾伴脾功能亢進;食管靜脈曲張出血高危患者。包括門-腔靜脈分流術,門-奇靜脈分流術和脾切除術等。
(8)肝臟移植手術 適用于常規內外科治療無效的終末期肝病。包括難以逆轉的腹腔積液;門脈高壓癥,并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嚴重的肝功能損害(Child分級C級);出現肝腎綜合征;出現進行性加重的肝性腦病;肝硬化基礎上并發肝癌。
(一)氣滯濕阻
癥狀:腹大脹滿,按之不堅,腹部青筋暴露,兩脅脹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脹,肢體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膩,脈弦滑。治則:疏肝理氣,健脾除濕。
方藥: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湯加減:柴胡、枳殼、香附、白芍、陳皮、川芎、厚樸、蒼術、澤瀉、茯苓、大腹皮、肉桂。
(二)氣滯血瘀
癥狀:腹大堅滿,青筋暴露,脅下腫塊刺痛,面色黎黑,皮膚可見絲紋狀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但欲漱口而不欲咽下,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靜脈曲張。脈細澀。
治則:活血化瘀,利水消脹。方藥:調營湯加減:當歸、赤芍、川芎、元胡、莪術、三棱、大黃、瞿麥、茯苓、大腹皮、桑皮、枳殼、紅花。
(三)濕熱蘊結
癥狀:腹大堅滿,脘腹撐急脹痛,煩熱口苦,渴而不欲飲,小便赤澀,大便秘結,舌尖邊紅苔黃膩,脈弦數。治則:清熱利濕,攻下逐水。
方藥:中滿分消丸合茵陳蒿湯加減:黃芩、黃連、厚樸、枳殼、陳皮、半夏、豬苓、茯苓、澤瀉、茵陳、大黃、梔子。
(四)寒濕困脾
癥狀:腹大脹滿,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脹悶,得熱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懶動,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膩脈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