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臨床常見的癥狀,也是促使患者就診的原因。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關于小兒腹痛的六大癥狀、小兒腹痛吃什么、小兒腹痛注意事項。希望這些常見的小知識能夠幫助家長們。
小兒腹痛的六大癥狀
1.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在幼兒中也是常見。
癥狀這種疼痛常一陣陣發作,沒有腹肌緊張,肚子摸著是軟的。這種腹痛,大都伴有舌苔厚膩、不想吃飯等癥狀。
醫師建議疼痛不厲害時,可服雞內金、穿山甲等消食藥。癥狀嚴重時可用解痙藥。對于這種腹痛,家長不必緊張,注意調整孩子的飲食即可。每日飲食的量和次數要有規律,不要暴飲暴食,多吃青菜、水果。
2.腸痙攣癥
有些嬰幼兒植物神經調節功能還尚未發育健全,一旦功能紊亂,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強,腸管蠕動失去正常節律,腸壁肌肉就會發生痙攣,導致腸絞痛,有時伴有惡心和嘔吐。
癥狀疼痛與吃東西和活動無明顯關系,常驟然發作又很快消失,無規律性。腹痛部位多在臍周,腹部檢查僅稍有緊張感,腸鳴音較活躍,無固定位置壓痛,臍周壓痛也不明顯。這類小兒還常有植物神經紊亂的表現,如流涎、夜間磨牙、多汗或遺尿等。
醫師建議無需特殊治療,發作時可局部熱敷,也可酌情給予解痙、鎮痛等對癥治療。
3.腸道蛔蟲癥
腸道蛔蟲病可引起嬰幼兒腹痛。
癥狀疼痛部位不固定的話,同時也會伴有消瘦、營養不良和貧血等癥狀。當蛔蟲進入膽道時,會出現右上腹肋沿下劇烈絞痛,面色蒼白,甚至休克。
醫師建議懷疑孩子是否有腸道寄生蟲,主要是查大便。如大便中查到蟲卵時,需及時進行驅蟲、鎮靜、抗過敏等綜合治療。預防上主要是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
4.結腸過敏
容易發生結腸過敏的嬰幼兒,基本上都有便秘傾向。
由于胃結腸反射可引起較強的便意感,結腸的緊張性痙攣造成結腸內的食物殘渣堆積,導致結腸膨脹,從而引起腹痛發生。
癥狀腹痛的程度因人而異,有的表現為腹部不適,有的表現為鈍痛,
甚至絞痛。腹痛多發生在清晨醒來時或便前發生,有時在進食物后不久發生,可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可伴有頭痛、頭暈、面色蒼白、出汗等癥狀。
醫師建議無需特殊治療,發作時可局部熱敷,也可酌情給予鎮靜、解痙等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