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的基本技巧主要是指手法和腳法兩個方面。
1.攀巖的手法
其中攀爬中用手的根本目的,是使身體向上運動和盡量貼近巖壁。巖壁上的支點形狀很多,常見的有幾十種。攀爬者對這些質點的形狀要熟悉,知道對不同支點手應抓何處,如何使力,根據支點上突出(或凹陷)的位置和方向,有摳、捏、拉、拽一些、握、推等方法。但也不要拘泥,同一支點可以有多種抓握方法。
攀登中手指的力量十分重要,平常可用指握撐、引體向上、指掛引體向上、提捏重物等方法練習。現在一些高手已能達到單指引體向上的力量水平。在攀登較長路線時可選擇容易地段,兩只手輪流休息。
2.攀巖的腳法
腳法是講求在攀爬中腳步動作的運用,包括踩腳點、換腳等的技術,其中換腳的正確方法是要保證平穩,不增加手上的負擔。以從右腳換到左腳為例,先把左腳提到右腳上方,右腳以腳在支點上右側為軸逆時針(向下看)轉動,把支點左側空出來,而體重還在右腳上;左腳從上方切入,踩點,右腳順勢抽出,體重在過度到左腳。
攀巖是一項鍛煉綜合素質的運動,不僅可以獲得驚人的勇氣、過人的力量、極好的柔韌性,更可以提高耐力和判斷力,使人在激烈競爭、紛繁紊亂的都市生活中應付自如。在巖壁上攀爬時,生活簡單得只徒手攀巖剩下自己。
徒手攀巖就是不加輔助攀巖工具和保護措施的攀巖運動,因而具有極大的危險性,名列世界十大危險運動之列。但是,徒手攀巖正以其特有的魅力,突出的個性感染著人們,參與攀巖,會讓人在與懸崖峭壁的抗衡中學會堅強,在與大山的擁抱中感受寬容,在征服攀登路線后享受成功與勝利的喜悅。
攀登巖石峭壁時身體要自然放松,以3個支點穩定身體重心,而重心要隨攀登動作的轉換移動,這是攀巖能否穩定、平衡、省力的關鍵。要想身體放松就要根據巖 壁陡緩程度,使身體和巖壁保持一定距離,靠得太近,會影響觀察攀巖路線和選擇支點。但在攀登人工巖壁時要貼得很近。在自然巖壁攀登時,上、下肢要協調舒 展,盤眼要有節奏,上拉、下登要同時用力,身體重心一定要落在腳上,保持面向巖壁、三點固定支撐、直立于巖壁、三點固定支撐、直立于巖壁上的攀登姿勢。
一個優秀攀巖運動員的攀登技術發揮得好壞,關鍵是兩腿的力量是否能充分利用。只靠手臂力量攀登不可能持久。腳的動作要領是,兩腿外旋,大腳趾內側貼近巖 面,兩腿微屈,以腳踩支點維持身體重心,在自然巖壁支點大小不一和方向不同的情況下,要靈活運用。但要切記,膝部不要接觸巖石面,否則會影響到腳的支撐和 身體平衡,甚至會造成滑脫而使膝部受傷。另外,在用腳踩支點時,切忌用力過猛,并要掌握用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