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益處多多,因此太極受到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性別和不同年齡段的人喜愛和追捧。但是練習太極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呢?要領又有哪些?小編在文章中給大家闡述了一些,配合著一起來學習一些吧!
練太極基本方法
太極拳的動作舒緩緩慢,動作連綿不絕,重視呼吸配合動作的自由轉換,來達到太極的高境界,早練習太極的過程當中注重呼吸的調節是太極拳練習的一大要素。在練習過程中要求練拳時正腰、收顎、直背、垂間,有飄然騰云之意境。
練太極要領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云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太極的手部動作大多呈圓弧狀,在練習的過程中要求動作與動作之間連接得當,以腰圍中心點,上下動作要一氣呵成。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后張;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松軟;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腰——向下松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 —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胯——松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穩健扎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松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練太極的功能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要完全的放松身體,讓心靜下來,使大腦處于安靜狀態,從而更好的起到調節作用,起到支配全身各個關節的作用,專心于動作的指引,長期練習下來是大腦神經系統得到改善,是思維變得活躍起來,能夠消除緊張的情緒,從而達到修養身心的目的。
內家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松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 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 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后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
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斗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練太極拳則可使身心俱健,強外固內,有助于疏通經絡,消除心中的郁悶,實是外強筋骨,內調精氣神之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