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物,它是一種廣受人們喜愛的水產品,螃蟹的營養價值很高,能給我們提供很多的營養元素,而且它的做法也很多。每一種都是一道令人回味無窮的美味。下面就讓白常繼專家來講講螃蟹都有哪些做法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在秋天的時候,正是螃蟹上市的季節,螃蟹的鮮美是很多人都無法忘記的。
蟹的營養價值
蟹不但美味,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對滋補身體很有益處。
中醫認為,蟹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續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于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吃蟹要注意什么
我們吃了螃蟹以后不要吃南瓜、石榴、花生、柿子等,這些都是與螃蟹相克的食物。
螃蟹的鰓、沙包、內臟含有大量細菌和毒素,吃時一定要去掉。
不能食用死蟹。因為死蟹體內含有大量細菌和分解產生的有害物質,會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存放過久的熟蟹也不宜食用。
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
如果有腹瀉癥狀的人就不要吃螃蟹,因為螃蟹是比較寒性的食物,而且有高血脂的人也不適合吃蟹黃。過敏體質的人就更要忌嘴了。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專家介紹
白常繼
高級烹飪技師,中國藥膳名師,世界美食藥膳大師。1974年從廚學藝,先后在北京西四小吃點,北京奎元館,五洲大酒店,淮南豆腐宴,鑫滿樓,歷博皇家御膳,太廟御珍舫等單位工作。現任方莊南北一家餐飲有限公司行政總廚,師承名廚高國祿先生,傳廚王自勤,朱振亞,許天明等。
他擅長杭州菜,中華藥膳。近年來建樹頗多,曾出版《豆腐王國》《中國菜肴造型創新》與他人合作出版《節日大餐》。參與創作出版《隨園食單再現》在中國食品報曾開設《白師傅侃豆腐》專題欄目,《中華美食藥膳雜志》開設“八仙閣趣談”欄目。《美食中國》雜志社開設“一菜一景游北京”系列連載。
他曾被評為2005年風云人物,所撰“百零八皇城御景”被北京電視臺9套“四海漫游”節目采用,聘為特約主持人。老白與阿龍在每周五21點55分播出《美食美景》節目中,帶大家游古都美景,品御膳佳肴。
現出任北京電視臺“食全食美”,“快樂生活一點通”特約嘉賓。其食全食美特色檔欄目“您點菜,大師做”更是獲得了京城人們的一致好評。
清蒸大閘蟹做法
材料
大閘蟹、生姜、白糖、醋、啤酒適量。
做法
1.準備公蟹母蟹各三只;
2.大閘蟹用牙刷刷凈;
3.蒸鍋添水,將姜片放入水中,再倒入少量啤酒;
4.將綁好的活蟹放入,蓋蓋,冷水大火蒸15—18分鐘;
5.生姜、蔥切末;
6.調入白糖和醋,即成為姜醋蘸汁。
泰式咖哩螃蟹做法
材料
螃蟹、咖哩粉1/3匙、辣椒、洋蔥絲1/2個、紅油1大匙、高湯1/2杯。
做法
1.螃蟹除蟹腳外其余切塊,放入溫水中,煮開后起鍋備用;
2.起油鍋,辣椒、洋蔥絲爆香;
3.加入高湯及咖哩粉煮開,再下螃蟹,放紅油拌炒熟后即可起鍋。
有蟹怎可無黃酒
自晉代畢卓說了“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以一矣”之后,從此,一右一左,一酒一蟹,一杯一螯,就被歷代人認為是人生的一大福分,一種至高的享受。
螃蟹性寒,餐桌上如果加一杯活血祛寒的酒,則可以減輕或消除吃螃蟹后的不適。“黃雕美酒大閘蟹,滋滋咪咪到半夜”,雖然白酒佐蟹也一樣恰當,但黃酒配蟹則更佳。一來黃酒性溫,二來則因為黃酒中豐富的氨基酸和酯類物質能祛除蟹的腥味,增加蟹在口中的鮮美感覺。
黃酒是以糯米、粳米或黍米為原料經酒藥及曲中多種有益微生物的作用而釀成的發酵原酒。一般含乙醇14-20%,屬于低度釀造酒。黃酒性溫,味甘苦辛,氣味芳香,入心肝肺胃經;能中能散,宣行藥勢,具有活血通絡、散寒、祛風的作用,可治療風寒祛痛、筋脈攣急、胸痹、心腹冷痛等。因此黃酒在佐蟹的同時還可以起到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