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實踐證明了太極拳是一項很好的養身健體的運動,現在已經被各個年齡段的人所接受。今天給大家推薦太極拳是陳氏太極56式太極拳的教學,是由太極愛好者馬暢為大家演示的。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陳式五十六式太極拳是在出納臺太極拳的套路上演變而來,是為了更好的宣揚這一文化。這套太極拳更適合表演和比賽,也適合人們的日常鍛煉,因為它不但傳承了傳統太極的優勢,吸取了她的精華,經過創編,動作更加精簡干練,規范合理。
太極拳是一種徐緩運動,速度緩慢,動作柔和,從而使人體的微循環得以擴張。微循環的特點是劇烈運動會使血液運行走捷徑,得不到充分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太極拳緩柔的特點則使血液能夠流向各處,從而得到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改善身體內部的循環。俗話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使一些不通之處暢通,這樣慢性病癥狀就得到緩解或消除。同時太極拳運動能強身健體,能預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極拳運動有治病的效果。
實踐證明,練太極拳能使呼吸自然、細長、慢均。這種有節奏的呼吸可使橫膈肌和胸腹運動增強,相對有效地加大了肺部氣體的交換容量,使新陳代謝加快、加強。大家都知道腸胃蠕動加強能夠提高消化系統功能,對防治消化不良、慢性腸炎等慢性疾病效果良好,膈肌活動范圍增大,使胸部呼吸肌和橫膈肌力量增強,可加速靜脈血液的回流,改善心臟本身的血液循環。膈肌活動范圍的增大,還能對內臟起到一種自然的按摩作用。所以,太極拳中自然的深呼吸法對防治一些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及消化系統疾病都有較好的作用。
太極拳的動作大體都很舒緩,速度較慢,柔和優美,長期鍛煉可以使人的微循環得到擴張,得到充分的能量和物質交換,是血液流向身體的各個部位,改善循環系統,消除隱藏的病癥以及緩解壓力,達到強身健體,保健的作用。
太極拳的自然深呼吸對身體有好處,練太極拳能使呼吸自然、細長、慢均。這種有節奏的呼吸可使橫膈肌和胸腹運動增強,相對有效地加大了肺部氣體的交換容量,使新陳代謝加快、加強。大家都知道腸胃蠕動加強能夠提高消化系統功能,對防治消化不良、慢性腸炎等慢性疾病效果良好,膈肌活動范圍增大,使胸部呼吸肌和橫膈肌力量增強,可加速靜脈血液的回流,改善心臟本身的血液循環。膈肌活動范圍的增大,還能對內臟起到一種自然的按摩作用。所以,太極拳中自然的深呼吸法對防治一些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及消化系統疾病都有較好的作用。
分解套路
第一組
1.起勢
(分腳開立)
2.右金剛搗碓
(1.轉腰擺手 2.轉身右平捋 3.擦步推掌 4.躬腿前棚 5.虛步撩掌 6.震腳砸拳)
3.攬扎衣
(1.轉腰托拳 2.轉腰分掌 3.提腳擦步合臂 4.馬步立掌)
4.右六封四閉
(1.轉腕旋掌 2.下捋前擠 3.左刁右托 4.虛步按掌)
5.左單鞭
(1.左推右提 2.提腳擦步 3.轉腰托掌 4.馬步立掌)
6.搬攔捶
(1.轉腰擺拳 2.馬步橫打 3.轉腰翻拳 4.馬步橫擊)
7.護心捶
(1.轉腰塞拳 2.跳轉龍擺 3.馬步棚打)
8.白鶴亮翅
(1.擦步插掌 2.虛步分掌)
9.斜行拗步
(1.轉腰繞臂 2.踏腳擦步 3.收掌扭腰提勾 4.馬步展臂)
10.提收
(1.扣腳合手 2.收腳收手 3.提膝推按)
11.前趟
(1.落腳擦步下捋 2.轉體搭手 3.轉腰翻掌 4.提腿擦步 5.馬步分掌)
第二組
12.左掩手肱拳
(1.提膝刁收 2.震腳擦步 3.馬步掩手 4.弓步沖拳.)
13. 披身捶
(1.右轉腰掩肘 2.左轉腰掩肘)
14. 背折靠
(1.折疊纏繞 2.擰腰折靠)
15.青龍出水
(1.轉體繞臂 2.轉腰纏臂 3.馬步撩彈 4.馬步迸掌)
16.斬手
(1.提腳翻掌 2.震腳切掌)
17.翻花舞袖
(1.旋臂伸掌 2.挑掌搶劈)
18.海底翻花
(1.轉腰提臂 2.提膝翻抖)
19.右掩手肱拳
(1.震腳收掌 2.擦步合臂 3.馬步掩手 4.弓步出拳)
20.左六封四閉
(1.轉腰下捋 2.轉腰前擠 3.轉身虛步刁托 4.虛步按掌)
21. 右單鞭
(1.右推左提 2.提腳擦步 3.轉腰托掌 4.馬步立掌)
第三組
22.右云手
(1.收腳擺掌 2.開步推掌 3.擦步右云 4.開步左云 5.轉腰擺掌 6.纏臂橫擊)
23.左云手
(1.震腳擺拳 2.開步推掌 3.擦步左云 4.開步右云)
24.高探馬
(1.轉身分手合掌 2.馬步分掌 3.扣腳轉身旋掌 4.虛步推掌)
25.右連珠炮
(1.轉腰捋棚 2.側步刁托 3.跟步推掌 4.側步刁托 5.跟步推掌)
26.左連珠炮
(1.退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側步刁托 5.跟步前推)
27.閃通臂
(1.轉腰帶掌 2.弓步穿掌 3.擰腰旋掌 4.掃腿推掌)
第四組
28.指襠捶
(1.轉身纏擺 2.震腳擦步 3.馬步掩手、收拳 3.弓步發拳)
29.白猿獻果
(1.轉身左纏 2.轉腰右纏 3.提膝上沖拳)
30.雙推掌
(1.落腳收掌 2.虛步雙推檔)
31.中盤
(1.換掌前推 2.換掌前推 3.換掌前推 4.穿掌繞臂分手 5.踏腳合臂擦腳 6.馬步攏手上提)
32.前招
(1.轉腰懸腕 2.虛步擺掌)
33.后招
(1.轉腰活步 2.虛步擺掌)
34.右野馬分鬃
(1.轉體繞臂 2.提腳繞臂 3.馬步穿靠)
35.左野馬分鬃
(1.轉腰提腳繞臂 2.馬步穿靠)
36.擺蓮跌叉
(1.轉身旋掌 2.折疊下按掌 3.收腳擺掌 4.擺蓮拍腳 5.震腳握拳 6.跌叉步穿拳)
第五組
37.左右金雞獨立
(1.弓步舉拳 2.獨立上穿掌 3.踏步按掌 4.擦腳擺掌 5.收腳收掌 6.獨立穿掌)
38.倒卷肱
(1.退步右推掌 2.退步左推掌 3.退步右推掌)
39.退步壓肘
(1.轉腰左擺掌 2.轉腰右擺掌 3.退步壓肘)40.擦腳
(1.轉身右捋 2.蓋步疊臂 3.分腳拍腳)
41.蹬一根
(1.轉身疊拳 2.換手疊拳 3.撩拳側踹)
42.海底翻花
(1.收腳合拳 2.提膝翻抖)
43.擊地捶
(1.落腳擺拳、跳步繞拳 2.擦步繞拳 3.弓步栽拳)
44.翻身二起腳
(1.轉身提拳 2.轉身虛步舉拳 3.上步擺拳 4.騰空拍腳)
45.雙震腳
(1.分掌后跳 2.虛步按掌 3.雙震腳按掌)
第六組
46.蹬腳
(1.收腳收掌 2.蹬腳架推)
47.玉女穿梭
(1.落腳穿掌 2.跳擦步架推)
48.順鶯肘
(1.轉身合臂擦腳 2.馬步頂肘)
49.裹鞭炮
(1.翻身跳轉繞臂、交合 2.馬步分砸拳)
50.雀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