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肩試驗(杜加氏試驗)
正常人手搭于對側肩部時,肘關節可以緊貼胸壁,而杜加氏實驗陽性時,可見到當手搭于對側肩部時,肘關節不能靠緊胸膛,提示有肩關節脫位的可能。
骨性三角實驗
肩峰、喙突和大結節三點組成三角形。脫位時,因大結節位置變動,故所成三角形與對側不同。
肩關節外展試驗
此實驗對于肩部疾病能作大致的鑒別。
A 肩關節功能喪失,并伴有劇痛時,可能為肩關節脫位或骨折。
B 肩關節炎時從外展到上舉過程皆有疼痛。
C 開始時不痛,外展角度越大時肩越痛,可能為肩關節粘連。
E 外展過程中疼痛,上舉時反而不痛,可能為三角肌下滑囊炎。
F 從外展至上舉60°~120°范圍內有疼痛,超越此范圍時反而不痛,可能為岡上肌肌腱炎。
G 外展動作小心翼翼,并有疼痛者,可能為鎖骨骨折。
肱二頭肌長腱試驗
A 肩關節內旋試驗:讓患者主動作肩極度內旋活動,即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引起肩痛者為陽性,說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B 抗阻力試驗:患者肘關節用力屈曲;醫生手握患者腕部,對抗用力,使患者肘關節伸直。若患者疼痛加劇,為抗阻力試驗陽性,說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網球肘試驗(密耳氏試驗)
前臂稍彎曲,手半握拳,腕關節盡量屈曲,然后將前臂完全旋前,再將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時,肱橈關節的外側發生疼痛,即為陽性。
前臂屈、伸肌緊張(抗阻力)試驗
A 患者握拳、屈腕,掌心向下,檢查者以手按壓患者手背,患者抗阻力伸腕,如肘外側疼痛則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有炎性病灶。
B 患者掌心向上,伸手指和背伸腕關節,檢查者以手按壓患者手掌,患者抗阻力屈腕,肘內側痛者為陽性,提示肱骨內上髁有病變。
肘三角
肱骨內、外上髁和尺骨鷹嘴三者關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線,在屈肘90°位構成一等腰三角形,稱為肘三角。肘后脫位時,肘三角即失去正常關系。
握拳尺偏試驗
患手握拳(拇指在里、四指在外),腕關節尺偏:橈骨莖突處疼痛為陽性,提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屈腕試驗
將患者腕關節極度屈曲,短時間后即引起手指麻痛,為腕管綜合征的體征。
浮髕試驗
患者平臥,患肢伸直放松。醫者一手將髕骨上方髕上囊內液體向下擠入關節腔;另一手指按壓髕骨,一壓一放,反復數次。如有波動感即表示關節腔內有積液。
側向擠壓試驗
患者仰臥,患膝伸直,股四頭肌放松,醫者一手固定膝關節,另一手握踝關節,雙手相對用力,作膝關節被動內翻或外翻活動,正常時無側方活動,亦無疼痛。如韌帶完全撕裂,則出現側向異常活動;如韌帶捩傷或部分撕裂則引起疼痛。
抽屜試驗
患者仰臥,屈膝至90°位,肌肉放松,醫者雙手握小腿上端將其向前和向后反復推拉。正常時無活動,如向前滑動,提示交叉韌帶損傷;向后滑動,則表示后交叉韌帶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