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是中醫療法中一種見效神速的方法,大家對于刮痧的作用了解多少呢?不要著急,下面想帶大家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仔細尋找簡單3招刮痧解決肺部問題。喜歡中醫刮痧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中醫刮痧
刮拭背部
以背部的肺俞為重點并在其附近進行刮痧拔罐。
中醫曾經表示,人的五臟六腑都會在背部有一個“窗口”來表示,也就是背腧穴,這是因為背腧穴是五臟六腑的氣匯聚在背部位置的腧穴,所以五臟六腑的氣所匯聚的腧穴就被稱為肺俞。
肺俞為足太陽膀胱經穴,肺的背腧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肺經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刮拭胸部
刮拭整個胸部,并以膻中、中府穴為重點在其附近進行刮痧拔罐。為什么肺有問題要刮拭整個胸部,那是因為用中醫“三焦定位”方法,心肺均居胸中。
膻中是八會穴中的氣會,肺主氣,肺有問題取氣會。
中府穴是肺之募穴,那么什么是墓穴。墓穴指的就是五臟六腑的氣全部匯聚在胸腹部位的腧穴,而這個位置的腧穴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府穴。
中府穴在胸外側部,云門下1寸,平第一肋間隙處,距前正中線6寸。主治咳嗽,氣喘,肺脹滿,胸痛,肩背痛。
刮拭手臂
刮拭手太陰肺經,即刮拭雙側手內側前緣肺經循行的部位,重點刮拭尺澤-孔-列缺-太淵這段肺經。
癥狀嚴重再加三穴
一般來說,肺系疾病用以上三步即可解決。如果有些癥狀比較突出,就可以在以上三步外加一個或幾個穴位,以增加效果。 尺澤:尺指肘部,澤為水聚之地。本穴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為手太陰肺經之腧穴,為肺經之合穴,合穴在五行中屬水,尺澤之意是指肺經之氣在此有如水聚。主治喉部、胸部、肺部病變,如咳嗽、哮喘、咽喉腫痛、胸滿、嘔吐等。
孔:孔為孔隙之意,是極、第一之意。孔是通竅第一的意思,具有開瘀通竅之功。本穴在尺澤與太淵的連線上,距腕橫紋上7寸,為手太陰肺經之郄穴,有潤肺降逆、止咳平喘之功效,主要用于肺系病癥,主治咳嗽、哮喘、失音、咽喉腫痛、頭痛、痔瘡,尤其對咳嗽、哮喘應用較多。單獨使用本穴或配合其他穴位使用對哮喘尤其是過敏性哮喘效果頗佳。在此穴刮痧、點按、留罐均可。
列缺:列有分解之意,缺指缺口之器。本穴位于手腕之橈骨突起的分裂缺口處,故而得名。本穴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為手太陰肺經之絡穴,一絡可通二經,本穴除能治療中醫之肺系病癥外,還可治療手陽明大腸經的病癥,因肺與大腸相表里,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屬表里經,手陽明大腸經上行頭項部,顏面部,所以,取手太陰肺經之絡穴列缺,治療偏頭痛效果也頗佳,常常勝于藥物。
其他情況三招跟進
如果患者平時容易感冒發燒,可在上三步基礎上加用大椎穴,可刮痧、拔罐(留罐)、艾灸,以溫通諸陽、解表發汗、祛風散寒。如果患者體虛反復感冒比較明顯,即除感冒外,還會有呼吸無力,語音低微,身倦無力等氣虛不足的癥狀,可在上三步基礎上加用足三里穴,可刮痧、拔罐(留罐)、艾灸,以振奮中陽、疏通經絡、健脾和胃及扶正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