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歲以上的人
建議體檢好全面些,包括內科(特別是腹部觸診)、外科(特別是肛門指診)、耳鼻咽喉科、婦科(很多老年婦女棄檢),B超、胸片、宮頸刮片病理學檢查和乳腺B超檢查(女性),前列腺有關檢查(男性)如前列腺B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等。
體檢并不是檢查的項目越多對身體越好,防癌體檢也是如此。防癌體檢是具有針對性的一項檢查,比如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及家族遺傳史等。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屬于哪種類型的癌癥人群,然后再進行重點篩查。
防癌體檢,別掉進這些誤區
誤區一:未發現腫瘤標志物=健康
體檢中,不難看到腫瘤標志物檢測。記者在一家連鎖體檢中心采訪時了解到,40歲以上的體檢人群,大多會選擇腫瘤標志物檢測。而絕大部分市民認為,檢測腫瘤標志物就可以直接查出腫瘤,如果腫瘤標志物在正常范圍內,那就說明肯定沒得腫瘤。
各種腫瘤標志物僅僅只能作為輔助診斷的指標之一,腫瘤的診斷不能單獨依靠腫瘤標志物的檢查。的確,很多癌癥發生時,腫瘤標志物的標準會升高,比如前列腺癌、肝癌等,它們屬于特異性較強的癌癥,腫瘤標志物會反映癌癥存在,但一些特異性不強的癌癥,如肺癌、胃癌、腸道腫瘤等,往往腫瘤標志物顯示正常值,但患者已經患上了癌癥。
誤區二:沒有相關癥狀無須查胃腸鏡
在我國,胃腸道癌癥不僅發病率高,而且惡性率也比較高。很多國家將內鏡納入標準體檢套餐。在日本發現的胃癌,40%以上是早期胃癌,而國內發現的胃癌,只有10%為早期胃癌。幾乎沒有市民把胃鏡、腸鏡檢查納入到個人體檢項目中。胃鏡、腸鏡檢查多少都有點兒痛苦,嚇退了不少市民。
很多患者抱著僥幸心理,認為沒癥狀就一定不會患上胃腸道腫瘤。因此查胃腸鏡的患者幾乎都是有腹瀉、腹痛、便血等癥狀的,主動要求檢查的幾乎沒有。但實際上,早期的大腸癌往往沒有任何癥狀,即使有些腹瀉的癥狀也常被當成是普通腹瀉。
誤區三:X光檢查可查出是否患肺癌
X光拍完胸片沒事,是不是就不會有肺部腫瘤?肺部腫瘤篩查,還得依靠CT檢查,X光檢查并不準確。很多X光檢查出來的肺癌,實際上已經到了晚期。
誤區四:婦檢合格=未患婦科腫瘤
常規的婦科檢查并不是衡量健康的唯一標準,常規婦科沒有檢查出任何疾病存在并不代表健康了。很多婦科疾病都是沒有早期癥狀的,比如卵巢腫瘤。大部分人都是在婦檢正常不久后發現患上婦科腫瘤。所以嗎,單靠普通的婦科檢查是很難篩查出腫瘤存在的。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些關于防癌體檢方面的知識,希望通過小編以上的介紹,大家能夠多多關注防癌體檢,不要將一些常規的體檢與之相提并論,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檢查。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防癌體檢必須找專業性的醫生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