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精神
盡管日本飛茶道起源于我國,但是它經過了一定的發展已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茶道,那么作為茶道主要的部分之一的茶道精神又是什么呢?下面小編就問您介紹一下日本茶道精神。
日本的茶道雖然源于中國,但在大和民族獨特的環境下,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美學自然地融為一體,成為日本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茶道精神可濃縮為四個字“和、敬、清、寂”。這是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吸取了村田珠光等人的茶道精神后提出來的。“和”指的是和諧、和悅;“敬”指的是純潔、誠實,主客間互敬互愛;“清”和“寂”則是指茶室內外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氛圍。
茶道中的茶又稱為“WABI茶”,WABI的意思是閑寂、恬靜,它已成為日本人欣賞美的意識。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其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鐮倉時代,日本社會動蕩,原占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級走上政治舞臺。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佛教凈土宗應運而生。失意的僧人把當時社會看成穢土,號召人們“厭離穢土,欣求凈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貴族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過著隱逸的生活。
到了室町時代,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城市奢華喧囂。不少人厭棄這種生活,追求“WABI”的心態,在郊外或僻靜的地方過上隱居的生活,享受古樸的田園生活樂趣,尋求心靈上的安逸,以“恬靜、閑寂”為美 。茶人村田珠光等人把這種美意識引進茶道中來,使“清寂”之美得以廣泛的傳播。千利休的“茶禪一味”,“茶即禪”的觀點可視為茶道的真諦所在。
茶道的目的不是為了飲茶止渴,也不是為了鑒別茶質的優劣。而是通過復雜的程序和儀式,達到追求幽靜,陶冶情操,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正如桑田中親所說:“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范和理想。”日本的茶室一直到今天依然保持小巧玲瓏的設計風格,茶室壁上掛著古樸的書畫,室內插有鮮花,顯得高雅幽靜。
幾張干凈的“榻榻米”上除了放上茶道中必需的幾件茶具以外,不會放入任何一件多余的東西。這一切都為了顯出樸素、清寂之美。在整個茶會操作過程中,茶人與茶客,茶客與茶客之間很少交流,只用眼睛和心去體會茶道的真正精神----清靜典雅、樸素簡潔、優雅無華。
日本人相當注重形式,茶道便是這樣的一種體現。他們喜歡當著客人的面準備食物,像鐵板燒,讓客人不僅能吃到食物,還能學習到烹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
日本茶人在舉行茶會時均抱有“一期一會”的心態。這一詞語出自江戶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湯一會集》。書中這樣寫到:“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復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
此便是:一期一會。”這種“一期一會”的觀念,實質上就是佛教“無常”觀的體現。佛教的無常觀督促人們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茶事舉行時,主客均極為珍視,彼此懷著“一生一次”的信念,體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間轉瞬即逝,并由此產生共鳴。于是與會者感到彼此緊緊相連,產生一種互相依存的感覺和生命的充實感。這是茶會之外的其他場合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覺。
喝茶好處
1、有助于延緩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據有關部門研究證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對人肌體有害的過量自由基的效能相當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它同類物質。茶多酚有阻斷脂質過氧化反應,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據日本奧田拓勇試驗結果,證實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人體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內壁脂肪沉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后形成動脈粥樣化斑塊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產物茶黃素等,有助于使這種斑狀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強的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變清,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3、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質鍶90和鈷60毒害的能力。據有關醫療部門臨床試驗證實,對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用茶葉提取物進行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對血細胞減少癥,茶葉提取物治療的有效率達81.7%;對因放射輻射而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癥治療效果更好。
結語:喝茶時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在古代無論是什么階級的人基本對于茶道也都是有一定了解的,基本每天都會喝茶。后來茶道出入日本,發展處日本茶道,而日本人對于茶道的熱愛也不遜于我們中國,茶道在日本也是極為普遍的,并且也是發展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