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吃過荸薺,生活中有的人也稱它為馬蹄,荸薺是比較清涼的食物,口感香甜可口,不管是在夏天還是在秋冬天,都非常適合食用。不同的季節食用有不同的功效。下面就讓張曄專家來講講荸薺的養生功效有哪些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荸薺的養生功效
荸薺的外表是黑色的,但是它的肉質卻是雪白的,而且味道很香甜,對人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
荸薺又叫做馬蹄,這都因形似而得名。《本草綱目》記載荸薺“主消渴痹熱,溫中益氣,下丹石,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
功效
荸薺中含有磷是根莖蔬菜中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
荸薺對于很多小孩來說是不錯的食物,它可以當水果吃,也可以煮熟吃。
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煩的抗菌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
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秀,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
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宜用于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
本期嘉賓介紹
張曄
女,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前主任。
從事營養工作近30年,長期活躍在臨床工作第一線。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對臨床多種疑難病、常見病、危重病有豐富的營養治療經驗,多次參加國際、國內營養學專業學術會議,并進行大會交流、做專題發言等。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積累,以寶貴經驗貢獻人民。
在報刊、雜志共發表文章100余篇,主編了《自己是好的家庭營養師》、《冠心病患者飲食導航》等著作,與他人合作出版論著多部。目前,工作重點從醫院的營養治療,轉向營養教學和家庭營養知識的普及與提高,在全國婦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食全食美》《生活大調查》、科教頻道《養生堂》《科學實驗室》、文藝頻道《百姓秀場》、山東衛視《養生》欄目、天津臺《天天養生》欄目、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網上媒體等做過專題錄像節目,研究重點從醫院的營養治療,擴大到家庭營養知識的普及與提高,積極宣傳營養常識、養生保健,落實營養知識,使人們吃得明白、吃得健康,減少疾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適合人群
適合于很多人食用,不管是男女老少,都非常適合,尤其是對于小孩和生病的人來說,更是適用。
溫馨提示
荸薺不宜生吃,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凈煮透后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荸薺更甜。荸薺屬于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
中醫認為荸薺可以清熱生津、通便止咳、瀉火、護膚,是秋冬季節的時令蔬果。
荸薺煮、炒、燒、煨、炸皆可。下面三種荸薺的吃法,既美味又不失為秋冬養生佳品:
荸薺甘蔗水
甘蔗去皮切成小段,荸薺去皮,一起煮水就行了。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泄內火的功能,能緩解秋冬的干燥及有些內火。
荸薺百梨湯
《別醫名錄》中有記載,荸薺可開胃消食,荸薺百梨湯可潤腸開胃。
做法是將荸薺去皮搗爛,雪梨去皮核切碎,加百合、水一起煮,可適量加冰糖。
荸薺海蜇皮粥
江蘇如皋是的長壽之鄉,當地人就有喝荸薺海蜇皮粥的習慣。
的確,荸薺與海蜇皮兩者搭配,高血壓患者食之具有降壓的作用。
不僅如此,我國清代的溫病學家吳鞠通治療熱病傷津口渴的名方“五汁飲”,就是用荸薺、梨、藕、蘆根和麥冬榨汁配合而成的。
這五種汁都是甘寒清涼養陰之品,很適合剛開始發燒以及高燒剛退的患者飲用,但高燒期間者不宜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