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腎臟轉移
死于肺癌的患者約35%發現有腎臟轉移,亦是肺癌手術切除后1月內死亡患者的常見轉移部位。大多數腎臟轉移無臨床癥狀,有時可表現為腰痛及腎功能不全。
5.消化道轉移
肝轉移可表現為食欲減退、肝區疼痛,有時伴有惡心,血清γ-GT常呈陽性,AKP呈進行性增高,查體時可發現肝臟腫大,質硬、結節感。
小細胞肺癌好發胰腺轉移,可出現胰腺炎癥狀或阻塞性黃疸。各種細胞類型的肺癌都可轉移到肝臟、胃腸道、腎上腺和腹膜后淋巴結,臨床多無癥狀,常在查體時被發現。
6.骨轉移
肺癌骨轉移的常見部位有肋骨、椎骨、髂骨、股骨等,但以同側肋骨和椎骨較多見,表現為局部疼痛并有定點壓痛、叩痛。
脊柱轉移可壓迫椎管導致阻塞或壓迫癥狀。關節受累可出現關節腔積液,穿刺可能查到癌細胞。
7.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1)腦、腦膜和脊髓轉移 發生率約10%,其癥狀可因轉移部位不同而異。常見的癥狀為顱內壓增高表現,如頭痛、惡心、嘔吐以及精神狀態的改變等,少見的癥狀有癲癇發作、腦神經受累、偏癱、共濟失調、失語和突然昏厥等。
腦膜轉移不如腦轉移常見,常發生于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其癥狀與腦轉移相似。
(2)腦病和小腦皮質變性 腦病的主要表現為癡呆、精神病和器質性病變,小腦皮質變性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肢體功能障礙,四肢行動困難、動作震顫、發音困難、眩暈等。有報道腫瘤切除后上述癥狀可獲緩解。
8.心臟受侵和轉移
肺癌累及心臟并不少見,尤多見于中央型肺癌。腫瘤可通過直接蔓延侵及心臟,亦可以淋巴管逆行播散,阻塞心臟的引流淋巴管引起心包積液,發展較慢者可無癥狀,或僅有心前區、肋弓下或上腹部疼痛。
發展較快者可呈典型的心包填塞癥狀,如心急、心悸、頸面部靜脈怒張、心界擴大、心音低遠、肝腫大、腹水等。
9.周圍神經系統癥狀
癌腫壓迫或侵犯頸交感神經引起Horner氏綜合征,其特點為病側瞳孔縮小,上瞼下垂、眼球內陷和顏面部無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