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中醫無論是療法還是保健,都是以適應人體為基礎的理念,并且通過人體按摩和中藥材調理身體等方法來進行養生保健的。那么中醫養生的9大原則,大家知道嗎?趕快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1、衣不過暖:穿衣服、戴帽子千萬不要過于溫暖,但是也不能太過單薄,因為如果過暖容易引起感冒,而過冷則會容易引起受寒。
2、食不過飽:吃飯不要過飽,粗細都吃,葷素相兼;飯后要喝湯,不吸煙、不喝酒。
3、住不過奢:要隨遇而安,居室富麗堂皇易奪心志而蛻化變質。
4、行不過富:因為身體健康的允許,大家以后出門在外進行以步代車,多走路,少騎車。如果你出門必須要乘車,那么時間一久,腿腳就會容易失去靈活性。
5、勞不過累:勞動的強度是有限的,超過負荷量容易造成身體的傷害。我每日至少工作8小時,在8小時外適當地遛遛街、看看報,勞逸結合是必要的。
6、逸不過安:終日無所事事,會喪失對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懶,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應勤于動腦,散步聊天、寫字作畫、下棋看戲等,心情由此舒暢,益于延年增壽。
7、喜不過歡: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喜不能喜過頭,“過喜則傷心”,古人范進中舉后變瘋,即為過喜所致。
8、怒不可暴:如果有不順心的事情和煩惱的事情,甚至心里不平衡等情況,都會容易使人產生憤怒和惱怒的情緒。怒則傷肝,肝傷了必定會發病,所以盡量不要動肝火、發脾氣,要保持涵養,以樂觀的心態處理事情。
9、名不過求:名不過求、利不過貪,這是我一生的座右銘,平平安安、克勤克儉的生活是我大的幸福。“酒色財氣”我不取,“風花雪月”不沾邊,無牽無掛,順其自然,無欲長樂,活到耄耋。
叩齒:不同牙齒分別叩
輕合雙唇,上下牙齒輕輕地相互叩擊,次數不限,一般以30次為佳。因不同的牙齒不長在同一平面上,為使每個牙齒都能叩擊上,叩擊時可按不同牙齒分別叩擊,先叩擊臼齒(大牙),然后再叩擊門牙、犬牙,輕重交替,節奏有致,不要做左右摩擦。
注意:下頜關節紊亂的人不適宜用此法,可能會加重癥狀。18歲以下青少年,由于其牙齒可能發育尚未完全,不宜做叩齒動作。已患牙病者叩齒力度不宜過大,防止牙齒進一步損傷。這里建議可改叩齒為咬齒,其用力刺激的程度減輕很多。具體做法是:牙齒輕輕咬實,漸咬漸齊,每天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