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為爭取藥物治療取得滿意療效,隨診時應強調按時服藥,讓病人了解該種藥物治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后者一旦出現,應及早報告。
3.深入淺出地耐心向病人解釋改變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使之理解其治療意義,自覺地付諸實踐,長期堅持。 隨診間隔:隨病人的總危險分層及血壓水平而定。
若病人血壓升高僅屬正常高值或1級,危險分層屬低危,僅服一種藥物治療,可安排每6個月隨診一次;較復雜病例隨診的間隔應較短,經治療后,血壓降低達到目標,其他危險因素得到控制,可以減少隨診次數。若治療6個月,血壓仍未達目標,應考慮將病人轉至高血壓專科門診。
應特別強調的是:暫時決定不予藥物治療的病人應同樣定期隨診和監測,并按隨診結果考慮是否給予抗高血壓藥物,以免延誤。
減藥:高血壓病人一般須終生治療。病人經確診為高血壓后若自行停藥,其血壓(或遲或早)終將回復到治療前水平。但病人的血壓若已長期控制,可以試圖小心、逐步地減少服藥數或劑量。尤其是認真地進行著非藥物治療,密切地觀察著改進生活方式進度和效果的病人。病人在試行這種“逐步減藥“時,應十分仔細地監測血壓。
記錄:一般高血壓病人的治療時間長達數十年,治療 方案很可能多次變換,包括藥物的選擇。好建議病人詳細記錄其用過的治療及療效。醫生則更應為經手治療的病人保存充分的記錄,隨時備用
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
1、定期測量血壓,1-2周應至少測量一次。
2、治療高血壓應堅持“三心”,即信心、決心、恒心,只有這樣做才能防止或推遲機體重要臟器受到損害。
3、定時服用降壓藥,自己不隨意減量或停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及現病情加予調整,防止血壓反跳。
4、條件允許,可自備血壓計及學會自測血壓。
5、隨服用適當的藥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睡眠充足。
6、老年人降壓不能操之過急,血壓宜控制在140-159mmhg為宜,減少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
7、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的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8、不需要嚴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幾種情況,不宜進行性生活。
①事后不要立即進行房事。
②酒后應禁止性生活。
③若有頭暈,胸悶等不適應停止性生活,并及時就醫。
結語:看了小編以上的介紹,大家是否對高血壓體檢有了一些新的認知。小編希望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在體檢時能夠注意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避免一些外在的因素導致檢查結果的正確性。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記高血壓體檢的注意事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