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現在脊神經或腦神經疼痛,病毒主要由鼻黏膜侵入,可長期潛伏于神經組織內而不發病,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即可發病。
專家提醒市民,帶狀皰疹從發病到自愈一般要10~14天,癥狀主要分為熱盛型和濕盛型,針對不同的證型給予不同的治療。此外,市民可酌情服用維生素b1、b12,也可對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減輕神經疼痛有一定幫助。而中醫認為其病因多是調養不慎、飲食失調、情志不暢、復感外邪、濕熱瘀滯而成皰疹。
中醫專家建議以荊防芩薏湯清熱利濕、解毒化瘀治療,臨床收到良好效果。方中荊芥、防風、黃芩、炒薏苡仁、佩蘭、板藍根清熱解毒、解表利濕;此疾多發胸脅部肝經走行部位,故以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當歸、炙沒藥活血止痛。余渣再煎藥外用,加強局部解毒止痛之功效。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侵犯周圍神經所致。配合阿昔洛韋、復合維生素B片,抗病毒、恢復神經功能,起到輔助作用。
我們還要注意的是,在季節交替的時候,也是帶狀皰疹病發率高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好身體的保暖,對于身體抵抗力較差的人們,一定要多進行一些戶外鍛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這樣能夠很好的防治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痛”的皮膚病
帶狀皰疹,俗稱‘纏腰丹’,百姓對它已是‘耳熟能詳’。這個病毒性皮膚病引起的皮疹,沿著淺部神經呈節段性分布,所以一般不會超過體表的中線,自然不會‘纏腰’。 引起疼痛的皮膚病不多,帶狀皰疹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帶狀皰疹具特征性的癥狀,就是所謂“災難性疼痛”。
引起這個疾病的罪魁禍首,其實就是一種幼年時期感染的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多數受染者,不發生任何的病狀,處于‘隱匿’狀態,少數則發生水痘。不管哪種情況,只要病毒侵入人體后,就不出來了,躲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或顱內三叉神經等的神經節的神經細胞內,長期處于‘瞌睡’狀態,很是規矩,不到時候,決不‘惹是生非’。
待到年歲逐漸增長,特別是進入老年,由于各種原因(例如勞累、感冒、患其他疾病,以及至今尚未完全搞明白的原因),引起你的‘抵抗力降低’,沉睡的它們,慢慢蘇醒,大量繁殖‘后代’,于是病毒的數量迅速增多,沿著受到侵犯的周圍神經纖維,前赴后繼地逆向往皮膚進發,在皮膚上引起很多群集的水皰。因為總是沿著受損的周圍神經分布,所以這些一團團的群集水皰,一定是呈節段性分布在身體的一側。
至于疼痛,那是因為受到病毒侵犯的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的。多數帶狀皰疹患者,疼痛總是先于水皰出現。
為帶狀皰疹“慘痛”者支招
帶狀皰疹有著一些特點,而且這些特點還都很疼痛。一,無論是在發疹前還是在發疹期,甚至在發疹之后,都會很疼痛。二,先是感覺到疼痛再發疹,發疹期間又痛又腫。三,疼痛劇烈。感覺非常疼痛,而且還會神經痛。
緩解帶狀皰疹疼痛,首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止痛藥可以暫時緩解疼痛,服用維生素C及B群能夠增強免疫系統及神經的功能,或可以服用離氨酸,這是氨基酸可能幫助抑制皰疹病毒的擴散。
其次,切記切忌自己隨便用藥,因為用藥不當會刺激皮膚,加重病情,延長治療的時間。患者在家里可以用毛巾沾冷水敷皰疹患部。要避免高溫,可以減輕疼痛感。
再者,在治療期間可多吃蔬菜水果 飲食中應包含新鮮蔬果、啤酒酵母、糙米、谷類。清腸禁食很重要,可幫助減輕帶狀皰疹癥狀。
另外,要小心保護患處的皮膚 可以使患部接受短期的陽光。淋浴時,輕輕沖洗水皰部位,勿觸摸或抓癢。避免一些含撲熱息痛的止痛退熱藥,小心會延長恢復的時間。
后,還可使用雙氧水,假如皰疹發生感染,你可以擦,一點雙氧水,無需稀釋,倒出后直接涂在患部即可。
總結:帶狀皰疹雖然是很常見的皮膚病,但是大家對于如何治療帶狀皰疹貌似并不了解,除了去醫院還是去醫院。當然,去醫院是好有效的方式。可是有一些較輕患者不想去醫院,這個時候就需要文章中的食療方法了,希望大家能夠多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