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某些早產兒;
④骨髓移植受體(無論易感性如何);
⑤某些成人。
無論成人還是兒童,水痘病史一般都是可靠的,病史陰性的兒童,一般皆為易感者,病史陰性的成人,血清學測試甚為實用,但不能以此而推遲VZIG的應用,接觸后,應盡快給予VZIG,因為遲至96h以后應用,即無效驗。
抵抗力下降是帶狀皰疹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春季應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鍛煉身體,提高抵抗力,這是預防的關鍵,而一旦出現莫名原因的皮膚疼痛或皰疹,應及早到正規醫院診治,在發病頭幾天急性期內,通過介入技術,對受病毒侵襲的神經細胞直接給藥,阻斷其對疼痛感覺的神經傳導,是目前治療的一種較理想手段。
帶狀皰疹的治療護理
1.全身治療
(1)抗病毒藥物
盡早應用伐昔洛韋(萬乃洛韋),泛昔洛韋,這兩種前體藥比阿昔洛韋口服生物藥效率高,小劑量產生的血液中藥物濃度高,二者經口服所達到的血清中抗病毒活性濃度所需時間均比通過靜脈點滴阿昔洛韋所需時間短,阿昔洛韋(無環鳥苷)有較強抗皰疹病毒作用,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干擾DNA合成,早期應用可減少新疹形成,抑制疼痛,制止病毒擴散,減少內臟損害發生,口服200mg,5次/d,連續1周,亦可用5mg/kg靜脈滴注,3次/d,持續5~10天,用阿糖腺苷,可干擾皰疹病毒DNA早期合成;口服15mg/(kg·d),靜脈滴注1次/d,連續10天,其他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利巴韋林(三氮唑核苷),聚肌胞因價格低廉也可選用。
(2)止痛藥
可口服安痛定,氨基比林/苯巴比妥/非那西丁/咖啡因(去痛片),布洛芬(芬必得),吲哚美辛等,對嚴重后遺神經痛可給鹽酸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睡前頓服12.5 mg,每2~5天遞增12.5mg,三環抗抑郁藥如多塞平(多慮平),丙米嗪等,嚴重者可作神經阻滯或椎旁神經封閉
有報告,比較嚴重的神經痛亦可用神經阻滯療法,即用硬膜外先注入1%利多卡因3~5ml,然后再注入嗎啡復合液10~15ml(含嗎啡1~5mg),1次/d,亦可用氦氖激光作局部病點照射。
(3)干擾素
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病人可酌情選用,它可直接抗病毒,增強免疫效應細胞的應答反應,人血丙種球蛋白(0.6~1mg/kg),麻疹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0.3~2ml,1次肌內注射),其他如轉移因子,胸腺素(胸腺肽)等均可有助于縮短病程。
(4)皮質類固醇激素
病情嚴重可早期使用,以減輕神經節炎癥后的纖維化,減少神經痛,一般潑尼松30~40mg/d,療程7~14天,必須與抗病毒藥聯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