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在現在異常的受歡迎,所以很多人開始學習太極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學習太極拳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在學習太極拳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幾點,另外小編還給大家帶來了太極拳入門學習的。
太極拳教程
初學太極拳的朋友,經常會產生一個誤解,以為自己會打幾個套路,知道一些太極拳術語的意思,便是太極拳入門了,殊不知,離入門尚有很大距離。新手初學太極拳,通過不懈的努力,并達到太極拳入門的階段,還需要一些條件的制約。新手如果沒有滿足這些條件,而強行練習,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是學拳多年,卻舍近求遠,離入門越來越遠;又或者在拳友的交流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貽笑大方也。
太極拳入門的條件,概括來說,就是“師”“地” “法” “財” “侶”五個方面的要求。
“師”,是指好的老師。我學拳中接觸到一些自學太極拳的朋友,他們曲解書本理論,完全模仿網上的,練出來的太極拳,真的是讓人瞠目結舌、啼笑皆非,并且出現關節痛疼,扭傷等副作用。由此可見,一個好的老師是很有必要的。什么才是好的老師呢?就我的體驗,好老師有幾個明確的特點:
一是要有師徒傳承,老師學拳的歷史要清楚,一般來講真正正門正派的人,很少有虛假欺騙的(這里指真正的,不是假冒的)。
二是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因為初學者會犯很多的錯誤,一定要有豐富的經驗才能才能及時的看出學習的人哪里做的不對,這樣能避免交錯學生而自己卻不知道的情況。另外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教的人經驗豐富才行。
三是實實在在、科學授課。在教的時候一定要挑選有用的東西,拋開那些神乎其神的教學方法。從每一個基本姿勢、拳法、招式、用法來教導。讓初學者能夠理解并且學會自己使用。
在教學的時候要循序漸進,每天多給學習的人演示幾次,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去琢磨練習。老師需要從旁觀看,及時的糾正不正確的地方,經過長期的練習,一定會學有所成。
“地”,在這里是指道場,意思是學拳要有好的場地。場地周圍好環境清幽,有山有水。地面好是土地,土地可以吸收運動的緩沖,避免常見的運動損傷。為了避免雨雪天氣后土地泥濘無法練拳的缺點,土地里還要摻加適當比例的細沙,用于增加土地的透水性。土地里添加的細沙,還可以在腳底和地面接觸的時候,有一點點滑溜的感覺,這樣可以保護新手在動作錯誤的時候,不因腳部的肌肉和軟骨過份扭曲而損傷。
“法”,在這里是指好的學習方法。學拳的過程,初學者往往有一個心理暗示,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蛘哂X得自己天資卓絕,不能踏踏實實練習簡單的技術動作,基礎沒有打好,等到下一個階段,講應用的時候,做起來不能得心應手,或者南轅北轍,這時候,學生往往不是找自己的原因,而是懷疑老師沒有教給真東西.
或者覺得擁有一些力氣、技巧、速度方面的優勢,試手的時候超人一籌,故輕視了某一個方面的練習,甚至對老師教的東西不太在意;又或者喜歡旁征博引,每天流連于各個太極拳網站,觀看各個流派的文章和,妄圖發現太極拳的不傳之秘;
有的學生,半年一年才見老師一次,這時候不但把老師教的東西練的面目全非,甚至連老師都已經記不清布置了什么任務。以上種種學習方法,不但不能使您的太極拳有所進步,還會生緣木求魚之惑,結舍本逐末之果。
什么才是好的學習方法呢?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反復練習,不斷糾正錯誤,不斷進步。“拳打萬遍,其理自現”,是一種很科學的訓練方法,老師教的式子,每一個都反復練習。在反復的練習中,對動作的理解逐漸深入,同時,隨著動作的反復練習,自己的肌肉、骨骼的狀態,以及形成的條件反射,都會出現各種新的變化,這種身體的變化,又會產生新的理解和感悟。真是“一層又一層,層層妙無窮”啊。
通過反復練習,才會有不斷變化的過程,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一過程,必須需要一位好的老師,來及時地糾正錯誤,使你不斷進步。
“財”,就是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做后盾,可以使你不用考慮家庭生活所累,靜心練拳。同時,繳納學費;購買練功衣物、裝備器械都需要花費;如練拳一年,體質提高,胃口大開,新陳代謝加快,一年體重增加不少斤,光補充營養,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謂“窮文富武”,古人誠不欺我也。
學太極拳,有兩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一種是希望遇到一位世外高人對你說,我看你根骨清奇,是個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故愿意以平生所學傾囊相授,分文不取,從此以后,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就交給你了。另一種想法就是,用錢能夠買到一種靈丹妙藥或者內功心法,吃了或者練了之后,一時片刻打通任督二脈,脫胎換骨。凡此種種,皆為入妄也。
“侶”在這里有兩重意思,一個是指師兄弟。師兄弟之間互相學習是非常有益的。老師因為精力所限,在練拳的初期,主要起到監督指導、糾偏扶正的工作,而大量的艱苦的練習,需要師兄弟之間互相促進完成。練招式的時候,此時無人若有人,這個狀態新手很難做到,這就需要師兄弟之間互相當靶子,輕輕的、慢慢的重復喂拳,力爭使對方掌握好一個招式在各種情況下的用法。
在搭手喂拳的時候,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要以讓對方完全發揮出他的水平為大的快樂,而不是動歪心眼,使絆子,顯能耐,讓別人使不出來為惡趣味。在互相練習的時候,要保持一個寬厚、純潔的心態,如其不然,只會使人防備和厭惡,長此以往,會失去所有師兄弟的幫助,成為孤家寡人,閉門造車。
“侶”在這里的另一個意思,是指婚姻伴侶。太極拳不是一個速成的拳法,而對許多家庭來說,更是一個修養身心的健康生活方式。這就要求練拳的一方,一定要體諒另一方的感受,在外努力學拳,在家多做家務,主動承擔自己的義務。而不是越練太極拳越著迷,家庭生活一團糟。這樣的學法,違背了自己學拳的初衷,也不符合太極拳的拳義。
另外練拳還需要不斷地悟道,“道”,在這里也指道理。太極拳練習中,在練習手部纏絲的時候,手臂上的汗毛,通過與周圍空氣的交流,會使你慢慢體會到“筋骨要松,皮毛要攻”;在練習腿部運動的時候,腿勁纏到地面,再從地面通過腳返回來,通過與大地的交流,感覺到那“忽隱忽現”的意境;與同學搭手、喂拳,忍受被拿、被纏、被反關節的痛苦,長此以往,則可抻筋拔骨,手上才慢慢有了聽勁。
《易》說:“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天地人”謂之三才,練拳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天地合一、自然和諧,不斷與環境交流,體悟“三才之道”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