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是人體的一種必需元素。對生長發育處于迅猛階段的兒童來說,他們對鐵的需求量會相對增加。很多家長都生怕自己的孩子缺鐵了,甚至對“補鐵”持“多多益善、有備無患”的心態,食療、各種各樣的補鐵劑一齊上馬。殊不知,盲目地補鐵補血,不僅浪費錢,還可能會導致孩子體內的鐵負荷過重,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6個月的母乳兒
很少缺鐵
人體如果鐵缺乏時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孩子的體格發育、免疫力水平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還會干擾到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導致兒童的行為異常,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再嚴重一點兒的甚至會發展為貧血性心臟病或心力衰竭等。所以,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鐵元素補充。
實際上,兒童缺鐵多是由于6個月后家長沒有及時給他添加含鐵的輔食、孩子挑食偏食等導致的營養結構不合理所致。而對于6個月前的孩子,如果是母乳喂養的話,由于乳汁中的營養成分基本都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而且母乳中鐵的吸收率可達50%,比牛乳中鐵的吸收率高很多,所以母乳喂養的孩子很少會發生缺鐵性貧血。
有的孩子會在出生后的1周至兩三個月間出現輕微的貧血,這可能是由于嬰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血紅蛋白暫時低于正常水平而出現的一種暫時性的生理性貧血,像這種情況通常可以不作補鐵處理。
輕度缺鐵性貧血 飲食調節即可
當孩子出現缺鐵性貧血時,會在身體上發出一些信號,如面色蒼黃、皮膚干燥、眼結膜和嘴唇呈微紅或發白等,而且缺鐵性貧血的孩子常常食欲較差,看上去無精打采的。化驗查血紅蛋白含量和紅細胞數量,是目前診斷貧血的可靠依據。
當確診是缺鐵性貧血時,如果程度較輕,一般只需要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節來改善貧血的狀況。醫生建議,6個月大的小孩可添加強化鐵的米粉;大孩子可多吃肉類、蛋黃、動物肝臟、動物血等含鐵豐富的食物。同時,為了促使鐵更好地被吸收,在給孩子食用這些含鐵豐富的食物時,也要同時補充一些富含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的食物。含植酸、草酸等的食物會影響到鐵吸收的食物,則應盡量少食,或者分開食用。
重度貧血 補鐵須請醫生診斷
當貧血程度較重,光靠飲食調節還不夠時,就應該請專業醫生診斷是否需要補充鐵劑了。這是因為,造成貧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能根據病因有針對性地處理,吃再多的鐵劑也沒用,還會使病情加重。比如,對于地中海貧血患兒來說,造成其貧血的原因是由于紅細胞破壞過多所致,此時紅細胞中釋放的鐵是增加的,所以它不但不存在缺鐵,相反,對于一些重癥地貧患兒來說,他們可因鐵負荷過重而出現鐵色素沉著癥等。遇到這類情況,非但不能給這些貧血的患兒補鐵,反而需要排鐵,否則,則可因鐵過多的沉積而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所以,家長好不要在沒有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就自行購買各種鐵制劑給孩子食用。
結語:貧血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都是體內缺少鐵元素引起的,所以大家也不要擔心,我們平時在飲食上多注意就好,多吃一些含有鐵的食物和水果,這樣是好的補鐵的方法。但是,我們也不能夠盲目的給孩子補鐵,尤其是6個月大的寶寶,這時候他們是不缺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