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DH同工酶:LDH含5個同工酶,即LDH1~5,正常血清中其含量為LDH2>LDHl>LDH3>LDH4>LDH5,心肌中主要含有LDH1,即LDH1含量高于LDH2。血清LDH1升高出現在總LDH升高之前,常胸痛發作后8~24h開始升高,故血清LDH1升高是新近心肌損傷的標志,LDH1/LDH2≥1或LDHl/LDH>0.5,可作為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指標。LDHl心肌特異性較總LDH高,LDHl/LDH2≥l或LDHl/LDH>0.5的假陽性診斷率極低。另外,由于LDH1分子量大,半衰期長,故LDHl/LDH2持續時間較長,在心肌梗死發病后2周,仍有60%的陽性率,少數病人可持續4~5周,故LDHl/LDH2更適于檢出就診較晚的心肌梗死病人。由于紅細胞中含有相當數量的LDH1,采血時應避免溶血。
③α-羥丁酸脫氫酶
α-羥酸脫氫酶(α-hydroxy-butyric dehydrogenase,α-HBDH)主要存在于心肌,其次于肝、腎等。α-HBDH在胸痛發作后12~24h開始升高,2~3天到達峰值,10~14天恢復正常。HBDH不是一個獨立的酶,它是與α-羥丁酸有高度親和力的LDH的一部分,其活性變化與LDH活性變化相平行,其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較LDH高,假陽性較少,持續時間也較長。
④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主要存在于心肌和肝臟,其次為腎臟和骨骼肌等。AST在胸痛發作后6~12h開始升高,18~36h達到峰值,3~5天后恢復正常。AST為心臟的非特異性酶,其增高還可見于心肌炎、心力衰竭、肝病、肌肉病、肌內注射、肺栓塞、休克等,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應用較少。
(2)血清心肌結構蛋白檢查
心肌肌鈣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是心肌肌原纖維的調節蛋白,為心臟的特異性蛋白。當心肌細胞損傷時,CTn在血中出現早、持續時間長。CTn包括CTnI、CTnT及CTnC三個亞單位,其中,CTnT和CTnI是近期受關注的心肌損傷標志物。由于肌鈣蛋白在心肌和心肌外組織的形式不同,即CTn在心外組織無表達,這與傳統的CK-MB、LDH等心肌酶不同。與傳統的心肌酶相比,它更具有高度特異性,加之,CTn在發病早期即在血清中出現,持續時間長,即敏感性很高,故CTn被認為是較心肌酶更優秀的心肌損傷標志物。
以上就是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檢查工作了,由此可見急性期心肌梗死的病情還是非常復雜多變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檢查工作,不能誤診漏診。
1.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腹型肥胖是發生心梗的主要因素,一般一年做一次預測性檢查,但對于已經發生過心梗的病人,為預防再次心梗的發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要做一次檢查,將危險降到低點。
2.為了預防血栓形成,除了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和調節生活方式外,很關鍵的是進行抗栓治療,心臟梗塞病人長期口服小劑量的阿司匹林0.05~0.3g/d或雙嘧達莫50mg 3次/d對抗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被認為有預防心肌梗塞復發的作用。
3.絕對不搬抬過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時必然彎腰屏氣,這對呼吸、循環系統的影響與用力屏氣大便類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誘發心梗的常見原因。
結語:看完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大家對治療急性期心肌梗死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朋友現在是不是已經認識到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危險性了呢?希望大家都能夠認真的對待急性期心肌梗死,早日治療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