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疾病被人們所治愈,但是依然有不少疾病在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其中就有急性心肌梗死這種疾病,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怎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吧,還有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和護理該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的西醫治療
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但是我們不能過于害怕它,只要細心治療,就能恢復健康。
1、治療
AMI的治療原則是保護和維持心臟功能,挽救瀕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積的擴大,縮小心肌缺血范圍,及時處理嚴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種并發癥,防止猝死,使病人不但能渡過急性期,而且康復后還能保存有盡可能多的心肌,維持較有效的生活。
1.前驅癥狀的治療
前驅癥狀的出現可能為瀕臨心肌梗死的表現。此時宜建議病人住院,及時而積極地按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措施處理,可減少這些病人發生MI的機會。
2.入院前的處理
AMI病人約2/3的死亡發生在院外,而且通常死于心室顫動。因此,縮短起病至住院之間的這一段時間,并在這期間進行積極的治療,對挽救這部分病人的生命有重要意義。對病情嚴重的患者,發病后宜就地進行搶救,待患者情況穩定允許轉院時才轉送醫院繼續治療。轉送病人的救護車上,應配備心電監護和必要的搶救設備,以便在運送途中也能繼續監護病情的變化并及時進行處理。
住院前的診治效果取決于幾個因素,包括:及時除顫;早期解除疼痛和穩定病人的情緒;降低自主神經系統的過度活動和消除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顫等。但是,此時的治療措施不應影響迅速轉送病人到醫院。
3.監護和一般治療
(1)加強監護
本病早期易發生心律失常,且心率、血壓也不穩定,應盡早開始行心電和血壓監測,必要時還應監測血流動力學變化。應注意觀察神志、呼吸、出入量、出汗和末梢循環情況,建立靜脈通道,監測心肌酶,為適時作出治療措施提供客觀依據。監護的意義是不放過任何有意義的變化,但注意要保證病人安靜和休息。一般心電、血壓監測時間為3~5天,有嚴重心律失常、心衰和休克者則可根據病情監測時間相應延長。
(2)活動和飲食
患者應在冠心病監護室里臥床休息,保持環境安靜,減少探視,防止不良刺激。治療照顧AMI的醫護人員必須密切觀察注意病人意識變化,寧靜、設備完善的環境,親切周到的解釋,有助于減輕AMI給病人帶來的心理壓力。
(3)吸氧
在AMI的早期,即使無合并癥往往也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當合并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時,低氧血癥會更嚴重。因此,在初2~3天內,通常間斷或持續地通過鼻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為3~5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