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精神神經系統
智力和記憶力減退,感覺遲鈍,反應緩慢,但理解力尚可,嗜睡,晚期重癥者可出現精神失常、木僵和癡呆,甚至昏迷,對鎮靜藥敏感,服后可誘發昏迷。一般認為精神癥狀與腦動脈硬化和腦細胞對氧和葡萄糖的代謝降低有關;小腦征群:共濟失調,手腳動作笨拙,言語發音不清及眼球震顫;腦神經:嗅覺、味覺、視覺及聽覺減退,甚至耳聾;深腱反射:膝反射和踝反射遲鈍或消失。黏液性水腫性昏迷是本病嚴重的表現,可在幾小時和幾天內引起死亡,多見于60歲以上長期未被診斷和治療的病人。多見于冬季,由于環境溫度降低,機體對甲狀腺素需要量增加,黏液性水腫惡化,患者嗜睡越來越嚴重,以至失去知覺,昏迷常在幾天內緩慢發展。有時亦可在感染、創傷、手術、麻醉和鎮靜藥應用不當時突然發生。
臨床表現有嗜睡、低體溫、低血壓、低血糖、心動過緩、呼吸困難和四肢肌肉松弛,可伴休克及心肺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發生昏迷的確切機制不明確,可能是多因素綜合作用:低體溫使腦細胞不能正常工作,發生高度抑制;蛛網膜下腔或脈絡叢水腫變性,致腦脊液壓力增高;低血糖,大腦細胞對氧和葡萄糖的利用減少;甲減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加,肺活量和肺泡換氣功能減低,血二氧化碳濃度明顯增加,發生二氧化碳麻醉;甲減患者常合并腦動脈硬化,加之低血壓,腦血流量明顯降低;另外,甲狀腺素缺乏本身可阻礙腦細胞許多重要酶系統的活動,也與腦功能障礙有關。
6、肌肉和骨關節系統
肌肉軟弱無力,主要累及肩、臀部肌肉,偶有重癥肌無力,肌強直和肌痛常見;骨代謝減低,骨形成和吸收均降低,骨密度增加,尿羥脯氨酸等排泄降低。可有非特異性的關節疼痛。
對有怕冷、少汗、便秘、食欲減退而體重反增加、皮膚干粗、手掌皮膚發黃、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聲嘶及水腫等癥狀,或廣泛的ST-T改變、低電壓。甚至出現心包等漿膜腔積液的病人,及時做甲狀腺功能檢查,診斷并不困難。
由于老年人甲減表現與衰老改變或其他老年病表現常難以區分,特別是亞臨床甲減病人更無臨床線索,因此實驗室甲狀腺功能檢查是確立診斷的關鍵。對有下述情況者,即使無甲減癥狀,應考慮甲減可能,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①有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或其他甲狀腺炎病史者;②曾因各種原因做過甲狀腺手術或甲狀腺及頸部放射治療者;③甲狀腺腫大或有結節者;④高脂血癥,尤其血清膽固醇升高者;⑤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
以上就是老年甲減減退癥的具體癥狀了,下面再來看看老年甲減減退癥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吧,很多病人患病之后還是不清楚自己為什么患病。
老年甲減減退癥的發病原因
1.原發甲狀腺疾病
(1)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
以慢性淋巴細胞甲狀腺炎常見,又稱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老年甲減主要原因。初起時甲狀腺功能正常,有時伴甲亢癥群,但后期則常表現為甲減。體內常可測得多種針對甲狀腺的自身抗體,但其炎癥和細胞毒損害的過程尚不清。現發現有TSH受體抑制性抗體可與TSH受體結合,替代TSH的作用,可能與甲狀腺功能減退部分有關;微粒體抗體(實際上為過氧化物酶抗體)的出現可一定程度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甲狀腺球蛋白與其抗體復合物沉積于甲狀腺可損害甲狀腺和活化“K”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