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魚盛行的現在,人們大都或多或少了解一點釣魚的,或是體驗過釣魚。眾所周知釣魚也是一項需要技巧的活動,它的樂趣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技巧的成熟運用。當然對于釣魚用具,如釣魚竿或是釣魚線之類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那么下面我就為您介紹一些釣魚方面的技巧吧!
釣魚時避免斷竿的技巧
試想一下,當你在釣魚時魚餌終于在你的期盼中上鉤了,于是你開始使出全力想將魚兒拉上來,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你的魚竿斷了,你應該是非常郁悶加惋惜吧。所以魚竿的選擇要慎重,但更重要的是釣魚過程中魚竿的使用技巧。
一、按操作規范出竿和收竿
出竿、收竿誰都可正確操作,應該不算垂釣技術之列,但因出竿、收竿操作不當而斷竿的為數不少。
出竿時要從細到粗依次抽出,抽出時每節間要適當抽緊,全部抽出后可持竿手動檢查,竿體無松節、振動即可。如果釣竿的某節沒有抽緊,就會造成竿體受力不均勻,碰上大魚斷竿,斷點就會出現在沒有抽緊的接口處。抽緊時不可過度使勁,否則極易造成死結而無法收回,就收回此節時無須大力為好。出竿不宜采用摔竿的方式。竿子向外一甩,竿子是可展開的,看起來也很瀟灑,但常常不是某節沒有抽緊,就是造成死節,得不償失。
垂釣結束收竿,要嚴格遵守由粗到細的收竿秩序,若不遵守,極易出現損壞釣竿的狀況。據統計,因收竿不當造成的魚竿損壞約占魚竿損壞的一半以上。
二、正確選用釣竿
沒跟釣竿的強度都是一定的,不同類型釣竿的強度是不同的。要保證不斷竿,釣竿的強度就要與所上魚的種類、規格相匹配。因此,在垂釣時要根據魚情,或者說根據預期能上的大魚規格來選用釣竿。一般來說,預期以鳊、鯽魚為主,可選用輕巧的鯽竿;若以釣草魚、鯉魚為主,或者說不愿放棄上草魚、鯉魚的機會,就應選用綜合竿、鯉竿等高強度的“重型竿”。如果硬是要拿著鯽魚竿去釣草魚等大型魚類,切線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線組過大,則會造成斷竿。
三、線組的選用要恰當
為了避免發生斷竿,臺釣的線組分為主線、子線兩部分。要根據釣竿的強度選用釣線,如果釣線太粗,其承受能力超過釣竿就會有危險。要有效防治斷竿,就需要科學選用線組。一般來說,只要不用太粗的子線,碰到大魚后通常只是切線,而不會斷竿。
四、避免用力過猛
斷竿的直接原因是作用在釣竿上的力超過了其承受范圍。釣竿所受的力的來源主要有二,一是魚中鉤后掙扎時暴發出的沖擊力, 二是揚竿、溜魚時釣魚人的發力。因此,要想避免切線、斷竿,就要合理調控揚竿、溜魚時的發力,盡可能減輕對魚的刺激,避免魚的過度掙扎,溜魚時回避與魚的正面較量。
要想避免在垂釣中發生切線、斷竿的情況,重要的是有規范的揚竿動作,切不可揚竿過猛。造成揚竿過猛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沒有熟練掌握規范的揚竿操作要領,揚竿時沒有撐魚的過程,而是一揚到底,導致上大魚時成了直接飛魚;二是一見漂訊就激動,因而導致用力過大。所以,要避免揚竿過猛,關鍵是要保持平和心態,嚴格按照揚竿的操作規范進行。其次,要用太極功溜魚,魚松我緊,魚緊我松,避免與魚的正面交鋒 。
五、合理調控釣竿的受力狀況
臺釣的主線、子線系統是保護釣竿的有效措施,但隨著釣竿的受力狀況的變化,釣竿所能承受的拉力大小也在變化,能否充分發揮、利用釣竿的強度,與釣竿受力狀況的調控水平密切相關。要想使釣竿能達到大的強度,只能在竿體與水面形成一定的角度,且整個竿體均勻受力時才能做到。
也就是說,竿體在溜魚時必須向上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如果竿尖一點都不能抬起來,竿體不能彎曲,釣竿就無法發揮其彈力,這樣就使竿、線、鉤形成一條直線,也就是所謂的“拔河”,極易出現切線的情況。竿體與水面的角度越大,所能承受的拉力強度就越小,成直角時小。在溜魚時,將釣竿抬起來一點是必要的,但不能將竿子豎得太直。如果竿子豎得太直,僅300克左右的魚就很可能損壞釣竿的竿梢或者第二節。這是因為,如果將釣竿豎得太直,就只有釣竿的前部受力,釣竿的承受能力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