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拋竿(投竿)
在我國將釣竿上裝有繞線輪、過線導眼,可放線、收線的釣竿統稱為拋竿。有的地區又稱為投竿。海竿具有遠拋線延長釣點和根據繞線量自由放線收線的功能,其長度分為:1.5米、1.8米、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4米、6.3米、7.2米。但一般常用的在1.8-5.4之間。
拋竿的種類很多,根據釣魚的場所以及方式又可分為如下幾類:海竿,磯竿(手海兩用竿),灘釣拋竿(遠投竿)、船釣拋竿、超重型船釣竿、中通竿等.。
1、海竿:顧名思義,以釣海洋魚種為主的魚竿,后又應用于淡水中釣大型魚種,竿特點,竿粗且短,長度一般在1.5~3.6米。
2、磯釣竿:它既可當著手竿釣,也可當作拋竿用,長度有4.5~6.3米。通常在小水面上施釣時,可在竿上裝上漁線輪,碰到大魚引遛自如,不易逃脫;在大水面釣時,可拋得遠釣得大。其竿梢的靈敏度比海竿要高,魚訊易于識別,竿長還利于遛魚。
3、灘釣拋竿:海釣用竿的一種,為玻璃鋼材料制成,長度有3.9米、4.5米、5.4米幾種規格,竿體較輕,竿梢較細,用于近海灘釣,主要的對象魚有比目魚、鰈魚、鰳魚、鰩魚等魚類。
對于釣魚這個活動而言,魚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試想一下,如實你在釣魚的時候魚竿斷了或是拉不上來魚怎么辦,因此在釣魚之前就應該對魚竿進行一個選擇來防止這些事情的發生。那么到底該如何選擇釣魚竿呢?
一、目標定位
這里所謂的目標定位是指明確自己要購買的釣竿類型、長短、品牌、價格等目標后進行定位,在確定了上述目標后再到漁具店進行實物考量,在考量實物時首先選擇知名的釣具品牌,因為知名品牌廠商技術力量雄厚,對其品牌價值非常重視其生產的釣竿產品自然殘次率就較低;
二、實物考量
將自己想要購買的魚竿拿到手里進行體驗,在此筆者以自己的一支磯竿作為參照物進行圖示說明,非磯竿類釣竿可參照檢查導環以外的其他步驟進行;
1、初測
首先對釣竿的外觀進行目測,首先檢查釣竿導環是否完好有無脫落變形,再打開尾堵觀察釣竿管壁是厚薄均勻,切口是否光滑平整(這是檢驗制造商對產品的制作工藝及細節處理態度的關鍵),然后再打開竿塞逐節拉出,檢查釣竿每一節的漆水是否光潔、有無漆淚、有無附著物、各節漆色是否一致及有無外傷。在逐節拉出時用左手持一塊柔軟光滑不損傷漆面的布抱住每一節竿體旋轉,這樣做的目的是檢查竿體的圓整度,如果竿體不是渾圓的這時持布的手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有凸起感。如圖:
在逐節拉出釣竿時用手握住每一節的玉口進行晃動,檢查是否結合緊密有無響錐現象。
在完全拉出釣竿后握住竿把慢慢轉動釣竿觀察其自然弧度的變化,如果有部分竿節存在彎曲這個時候便可以辨別出來。
2、測試釣竿調性、素材
握住竿子手把僅以手腕發力手臂不動上下揮動釣竿,根據其抖動時的彎曲幅度發生在哪一個竿節來對釣竿的調性進行判斷,在這里筆者僅以簡單的硬和軟來進行區分調性,竿體的彎曲部位越靠近竿尖調性越硬,越靠近手把節方向則越軟。
在測試完調性后還可以再根據釣竿碳纖維素材的剛性物理特點進行一個釣竿素材大概的判斷,這時還是握住釣竿用整個手臂發力上下抖動釣竿,然后突然禁止手臂發力觀察釣竿恢復靜態的時間差,恢復越短則素材等級越高,反之則低。
3、測試釣竿的配重
將釣竿至于左手虎口呈釣竿放入竿架之狀態,再以右手食指勾住握把,形成杠桿原理結構。這時可以根據右手食指勾住釣竿省力時手把節距左手虎口的長短來判斷其中心設計是否合理。握把距虎口越短則越好,越遠則越差。
4、弧度測試
在征得商家許可的情況下,請商家捏住釣竿蛇口繩(一定要求其捏緊),在頭頂無障礙物的空曠地帶握住釣竿適當發力提升釣竿,從側面觀測其弧度是否順暢、有無死硬點。這項測試一定要注意保護釣竿,商家不同意的話也不能進行嘗試。
三、了解售后詳情
首先我們必須要理智的認識到無論任何一個品牌的釣竿都有可能會因為無法意料的原因導致釣竿折斷,遇到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務才能保證釣竿起死回生。所以必須要向銷售商了解該款釣竿的售后情況,如有售后憑證,如保修卡、保證書必須向商家索要。沒有售后的釣竿一般不推薦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