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要求持久、有力、柔和、自然,并有一定深透以達到治療的目的。推拿按摩是一種古老的治療疾病的方法,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此療法就被廣泛應用于醫療實踐中,民間醫師扁鵲運用按摩、針灸成功搶救了尸厥病人;《黃帝內經》中記載了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療痹癥、痿證、口眼歪斜和胃痛等。
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揉、捏、彈、撥、點、搖、滾、拍、擊、拔伸、牽引、復位等。臨床根據不同病人的體質、病癥、部位及目的等采取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推拿按摩法主要具有疏筋通絡,理筋整復,行氣活血,祛瘀等作用,通過刺激的強弱,作用時間的長短,頻率的快慢以及手法方向的變化等各種不同性質和量的刺激,對具體臟腑起到治療作用。
推拿按摩的手法
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體適當部位,有節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單手按法、雙手按法。臨床上,在兩肋下或腹部,通常應用單手按法或雙手按法。背部或肌肉豐厚的地方,還可使用單手加壓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輕輕用力壓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種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壓在右手指背上。
推法
在前用力推動叫推法。臨床常用的,有單手或雙手兩種推摩方法。因為推與摩不能分開,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兩臂兩腿肌肉豐厚處,多用推摩。我們看的姿勢,是用拇指與食指夾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單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過手指面積太小,操作時,我們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個手指進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醫流傳下來的推拿小兒方法,實際上就是用的推摩法。推摩的手法是多樣的。把兩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兩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動,叫作雙手集中推摩法,這種方法,是推摩法中得手的一種手法了。
拿法
用手把適當部位的皮膚,稍微用力拿起來,叫作拿法。臨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豐厚處的單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緒緊張、惱怒,突然發生氣悶,胸中堵塞,出現類似昏厥的情況,可在鎖骨上方肩背相連的地方,用單手拿法,把肌肉抓起來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鐘拿兩下的速度,連拿二十次,稍為休息,再連拿二十次,則胸中通暢,氣息自漸調和了。
打法
打法又叫叩擊法。臨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術后來進行。當然,必要時也可單獨使用打法。打法手勁要輕重有準,柔軟而靈活。手法合適,能給患者以輕松感,否則就是不得法。打法主要用的是雙手。常用手法有側掌切擊法,平掌拍擊法,橫拳叩擊法和豎拳叩擊法等:
側掌切擊法:把兩手掌側立,大拇指朝上,小指朝下,指與指間,要分開一厘米許,手掌落下時,手指合攏,抬手時又略有分開,一起一落,兩手交替進行。
平掌拍擊法:兩手掌平放在肌肉上,一先一后在節奏地拍打。
橫拳叩擊法:兩手握拳,手背朝上,拇指與拇指相對,握拳時要輕松活潑,指與掌間略留空隙。兩拳交替橫叩。此法常用于肌肉豐厚處,如腰腿部及肩部。
豎拳叩擊法:兩手握拳,取豎立姿勢,大拇指在上,小拇指在下,兩拳相對。握拳同樣要輕松活潑,指與掌間要留出空隙。本法常用于背腰部。
上述的這四種打法主要是運用在人體肌肉較為厚實的地方。像大腿、后背等地方。叩打的力道需要拿捏好,一般都是由輕到重。重也只是根據個人的需求來判定的,只要感覺舒服就行,沒有標準的定義。敲打的速度上和頻率也要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