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病癥,大部分人都患有這種疾病,常見病因及時血糖過高。這種病若不及早治療,可能會發致殘致命的危險。所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一定要定期的進行體檢,需知道一些糖尿病檢查的項目。今天,小編就為糖友們介紹一下糖尿病體檢的項目。
一、空腹血糖檢查
空腹血糖檢查是糖尿病常規檢查中重要的項目之一。可以在醫院進行抽血通過生化分析儀來檢測靜脈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監測儀的試紙檢測指血血糖,這兩種方法都是通過葡萄糖氧化酶法反應來獲得結果,具有一定的特異性。
二、餐后2小時血糖檢查
餐后2小時血糖測定也是診斷和監測糖尿病的另一種重要方法。臨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時血糖明顯增高,也可診斷為糖尿病。常規體檢單純檢測空腹血糖幾乎要漏診50%的糖尿病患者。
三、葡萄糖耐量試驗、胰島素、C肽釋放試驗
此項檢查是糖尿病體檢中重要的一項。糖耐量試驗是國際公認的糖尿病的診斷試驗,是測定靜脈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負荷后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1.1 mmol/L,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在做糖耐量試驗同時,可以采血測定胰島素、C肽,了解胰腺B細胞在葡萄糖負荷下的大分泌能力,可以協助判斷胰腺B細胞的儲備功能,尤其對治療方法的選擇有指導意義。
四、糖化血紅蛋白
無論空腹還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時刻的血糖值,其結果會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血糖波動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而糖化血紅蛋白主要作為對過去2-3月內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種監測手段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達標的金標準,正常值為4.0-6.5%。
五、尿糖檢查
直到自我血糖監測出現之前,尿糖的檢查一直是每日評估糖尿病控制情況的主要方法。
六、尿酮體檢查
當身體缺乏胰島素時,不能利用葡萄糖做為身體能量的來源,只好分解脂肪做為燃料。在分解的過程中,會釋放酸性物質,叫做酮體,當產生的酮體超過一定水平時,由尿中排出即為尿酮,所以出現尿酮即表示胰島素缺乏,糖尿病控制不理想。
七、糖尿病并發癥檢查
隨著糖尿病病程延長,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會逐漸出現各種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主要指糖尿病大血管病、微血管病及神經病變,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是造成本病高病死率、高致殘率及高經濟負擔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防治的關鍵所在。因此糖尿病并發癥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輕社會、家庭的經濟負擔。
1.眼底檢查
糖尿病眼部的并發癥,主要與病程和血糖的控制情況等有關。常見的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玻璃體出血等,它能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2.腎病
約30%-40%的1型和20%左右的2型糖尿病發生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金標準是進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測定,>20ug/min或30mg/24h可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