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徒手的太極拳練習之外,太極劍也是很受大眾歡迎的太極拳運動。今天我們就對太極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以便太極劍的愛好者,能夠更好的結合教程進行太極劍的學習。
一、認識劍器
太極劍是太極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武術中的主要器械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劍器隨同其它冷兵器一起退出戰(zhàn)場,逐步走向民間成為表演、健身器材。我們演練太極所用的劍器稱謂太極劍,也稱之謂軟劍,即劍身前端較軟,可以抖動彈起。它是由劍身、護手、劍柄、劍鐓和劍鞘五部分組成。
我們在演練太極劍時應弄清楚各種劍法所用的劍身部位,常用的劍法有十五種之多,不同的劍法使用不同的劍身部位。
二、習劍先知拳
學習太極劍之前, 我們先要對太極拳的拳理有一個了解。只有掌握了太極拳拳理,了解太極拳的本質內(nèi)涵,才能真正的明白太極是什么,也才能真正的掌握太極劍的練習方法。
太極拳是中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迄今有三百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流派中重要的拳種之一。
太極拳的“太極”一詞來源于《易經(jīng)》,“太”是大的意思,“極”就是開始或頂點的意思。古人認為太極的動靜產(chǎn)生陰陽,陰陽之說是萬事萬物生成的原理,太極拳就是依據(jù)這個原理所創(chuàng)。
太極拳是古代導引術、吐納術、古典哲學的陰陽辯證原理和中醫(yī)理論的經(jīng)絡學說的完美結合。習練太極拳要心靜體松,氣沉丹田,動作虛實轉化分明,動中求靜、剛柔相濟、抽絲勻緩、穩(wěn)重寧靜、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講究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和沾粘連隨等技法,是一套集實戰(zhàn)技擊、祛病健身、觀賞表演于一體的身心雙修的武術。
太極拳不止在我國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的太極拳學習者以及研究者。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是因為太極拳作為我國一項傳統(tǒng)武術,具有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同時也具有獨特的技擊功法,是一種兼?zhèn)淞私∩眇B(yǎng)生以及實戰(zhàn)運用功能的運動。
三、太極劍器的選擇與養(yǎng)護
稱心應手的劍器對我們演練劍術十分重要常言道:“手巧還需家什妙。”如果劍器不合手,就難以完成劍法動作要求,不但達不到健身要求甚至還會傷害手臂??梢娺x擇一口適合自己的劍器是練好劍術的必要保證。選擇劍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劍的長度
一般健身用劍的長度為三尺,即所謂“三尺青鋒”。我們可以垂臂反把握劍,劍尖朝上與耳朵上沿相近為宜,但低不可過耳。如果劍法練的嫻熟,為增強競賽和觀賞效果,可選擇長劍,即反把握劍時,劍尖接近頭頂?shù)母叨葹橐?,但高不可過頭。
(2)劍的彈性
太極劍用劍為軟劍,即劍身前端較柔軟,在直刺或崩劍時劍前端可以自然抖動。但要注意不可選擇過軟或過硬的劍,過軟的劍在平刺時劍尖會“低頭”,過硬的劍沒有“勁道”難以抖動,影響表演效果。一般在選劍時將劍尖向劍把方向彎曲120°到180°后還原,劍身仍能恢復平直為宜。
(3)外觀劍相
劍身光亮無瑕,無凹凸;劍刃平直,厚度均勻;劍脊筆直居中,兩側劍面相等;劍首、劍板、劍格的銜接平整無棱角,劍格與劍首光滑圓潤,無砂眼;劍把粗細適中。劍鞘平直無變形,無開膠、無裂紋,劍入鞘時松緊適度。
(4)劍器材質
劍身材料有不銹鋼、夾鋼、碳鋼、折疊鋼和花紋鋼之分,太極劍材料選擇不銹鋼或花紋鋼即可。劍首、劍格、吞口材料以鑄銅為佳。劍柄、劍鞘材料以花梨木為宜,切不可選用硬雜木材質制成的劍鞘,這種材料易變形。
(5)重量與平衡點
常用太極劍的重量在1. 5公斤左右,平衡點在劍身靠近劍格的二寸處為宜。我們可以在選劍時將劍身平放于食指上前點挪動視其平衡點的位置。
(6)劍器的養(yǎng)護
演練劍法時,特別是做穿掛劍和撩劍時,應避免劍尖碰撞地面,挫傷劍尖。做掛劈劍如云劍、掃劍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劍器脫手。脫手甩出的劍器摔在地上或墻上很容易造成彈性性變導致劍身變形。變形的劍身很難修復到完全平直。集體演練時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相互磕碰,損傷劍刃。每次演練完畢要用干凈的棉布擦凈劍身,避免汗液和手印對劍身的腐蝕氧化。
雨天要注意劍鞘的防雨和防潮。劍鞘的木質材料受潮后易扭曲變形或開膠,使劍器不能收入鞘內(nèi)。
結合以上的內(nèi)容,我們對太極劍能夠有一個簡單的認識,不過更多的內(nèi)容仍然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實踐學習與練習才能掌握。掌握太極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提升太極拳水平,而太極拳水平的增長也會反過來推動太極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