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的氣候已經屬于寒冷的了,在寒露這個節氣中,我們應該尤為注重腳部的保暖,人們都說寒氣都是從腳部侵入身體的。由于腳是距離心臟遠的,血液供應的很少,所以腳步是容易受到寒氣入侵的。腳部一旦受涼,人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病毒就更加容易入侵人的身體。
防寒從腳部開始,所以腳部的保暖,就成了秋季養生的頭等大事。涼鞋可以洗洗刷刷全部收起來了,夏季喜歡在家光腳走來走去的人,現在也應穿上棉襪和拖鞋。如果想美美睡一覺,好用熱水泡泡腳,暖暖和和進入夢鄉。熱水泡腳可預防陽虛調節經絡,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在水中加點中藥藥材,還可以起到其它的保健作用。
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又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使人精力充沛。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但要注意防止燙傷皮膚,溫度應以40—50攝氏度,時間以半小時內為宜。同時,飯后不宜馬上泡腳,易影響消化,入睡前效果佳。
防止秋燥,常食蜂蜜少食辛辣
此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為宜,應多食芝麻、糯米、粳米、栗子、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山藥等以增加體質;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易傷人體陰精,且容易上火。此外,現在正是吃螃蟹的季節,但由于其性寒,應適可而止。同時要注意忌與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朝朝飲水,晚晚蜜湯。”這是我國古代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意思是說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些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此外,還適宜多飲枸杞菊花茶,可以使人有光澤,每天堅持喝,能起到 “和顏悅色”的作用。
為防秋躁還可多吃些新鮮瓜果蔬菜,如梨、柿子、柑橘、石榴、葡萄、大棗、香蕉、荸薺、柚子、甘蔗等,這些水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滋陰養 肺、潤燥生津的功效,是預防秋燥的佳輔助食品。除水果外,還可多食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百合等食品以及豆類及豆制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等,可養陰潤燥。
調整起居,保證睡眠加強鍛煉
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秋冬之時,萬物斂藏,養生者宜順時而養,須護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故秋季時節應該注意保養體內之陰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于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此時陽光的熱量也不再像春夏那么充足,秋季養生要遵照大自然的規律。
此時節我國北方已呈現深秋景象,南方則秋意漸濃。由于陰天較少、晴天較多,素有秋高氣爽之稱。可增加戶外活動、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同時應注意保暖、 及時添衣、預防感冒。寒露之后降溫幅度會增加,晝夜溫差也會加大,這個時候對大多數人來說,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和孩子,已經不適合進行所謂“秋凍鍛 煉”,否則很容易著涼患病。
進入秋季后,人們身體出汗明顯減少,人的機體也進入休整階段,水鹽代謝功能開始恢復平衡,消化系統功能也日漸正常,然而此時人們的身體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疲憊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乏”。克服“秋乏”應該從調節人體節律入手,在日常起居作息上作針對性的合理調整,其中,睡眠要充足,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小提示:氣候逐漸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而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于形成血栓,所以寒露節氣過后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在祖國醫學中明確指出:秋季應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以順應節氣,確保健康。
總結:寒露節氣有著自己的特點,我們也有著自己的養生方法,只要遵循著寒露節氣的養生之道,自然就能夠健康過完寒露。所以小編在這里希望大家都能在即將到來的寒露節氣中注意好身體,做好養生工作,讓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