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腦血栓形成,發病急驟,累及頸內動脈主干,病人常很快昏迷,伴有腦水腫、顱內高壓癥狀,完全性偏癱、失語等,癥狀和體征很像腦出血,但CT掃描常能幫助鑒別,稱為暴發型或類腦出血型。
2、定位診斷
腦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常與梗死血管的供血狀況直接有關。根據其癥狀可以做出定位診斷。
(1)頸內動脈系統腦血栓
共同特點是一側大腦半球受累,出現病變對側三偏癥狀:中樞性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如優勢半球損害,尚可出現失語。其中:
①大腦中動脈
供應大腦半球外側面包括額葉、頂葉、顳葉、腦島的大腦皮質和皮質下白質,深穿支則支配基底節和內囊膝部及前1/3。大腦中動脈及其分支是容易發生閉塞的腦血管。主干閉塞及深穿動脈閉塞時,常可引起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以及失語(優勢半球);皮層支閉塞則分別可引起失語、失用、對側偏癱(上肢重于下肢)、感覺障礙等。
②大腦前動脈
供應大腦半球內側面前3/4包括旁中央小葉、胼胝體的前4/5和額極,其深穿支則供應內囊前肢和尾狀核。大腦前動脈皮層支閉塞常可引起對側下肢感覺和運動障礙,并伴有排尿障礙(旁中央小葉),強握、吸吮反射、智力及行為改變(額葉)。深穿支由于累及紋狀體內側動脈——Heubner動脈,常出現對側上肢及顏面中樞性癱瘓。但臨床上大腦前動脈閉塞較少見。
(2)椎-基底動脈系統
主要供應腦干和小腦及大腦后動脈血供區。其中:
①大腦后動脈
主要供應枕葉、顳葉底部、丘腦和中腦等。主干閉塞常引起對側偏盲和丘腦綜合征。
②椎動脈
主要供應延髓、小腦后下部及頸髓上部,其分支較多。椎動脈主干閉塞,常引起延髓背外側綜合征,亦稱Wallenberg綜合征。對側痛溫覺和同側顏面痛溫覺減退、Horner征、前庭神經和Ⅸ、Ⅹ腦神經障礙,和小腦共濟失調。如累及椎動脈內側分支,則可引起延髓內側綜合征,對側上下肢癱和同側舌癱,伴有對側深感覺喪失。但有時一側椎動脈閉塞由于代償可不出現癥狀,只有兩側椎動脈供血不足時,才出現癥狀。
③基底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