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界環境上講,過早跑步也對健康不利。這是因為太陽沒出來前,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經過一夜的呼吸作用,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較高,不適合跑步這種耗氧量較大的運動。
另一方面,如果晨霧未散,霧中溶解的酸、堿、苯等有害化學物質,懸浮的塵埃以及附著于其上的病原微生物都會對呼吸道造成損傷,抵抗力低下時還會發生感染。
調查顯示,晨練后人體內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皮質激素,體內的皮質激素含量升高。這不僅不能增強體質,還常常因皮質激素而促使血壓升高,同時還會抑制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
而傍晚進行身體鍛煉就沒有這樣的后顧之憂,因為皮質激素的含量傍晚明顯低于早上。
晨練易被病毒感染。人們在晨練之后,唾液的流動速度將明顯減慢。可不能小看唾液的流動速度,因為唾液流動可以幫助人們抵抗感染。
人們晨練時大都是戶外運動,與外界的空氣直接接觸,如果唾液流動速度緩慢,將會使人更容易被空氣中或其他的病毒感染。
戶外鍛煉黃金時間
李新立教授認為,如果真要說什么時間跑步好,那么受推崇的當屬上午9點到10點和下午4點到6點這兩個時間段。
上午9點到10點空氣清新,含氧量高
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達峰值,調動身體各器官有效發揮功能,機體各項狀態相對較好,你會覺得精神集中、精力充沛、富有激情。
為重要的是此時間段處于兩餐之間,運動對消化系統的不良影響小。因為無論是飯后跑步還是跑步后立即進食,交感神經都處于興奮狀態,抑制消化液分泌及胃腸道蠕動減慢,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影響,久而久之便會導致胃病。
而根據人體生物鐘調節原理,身體的適應能力及體力的調動發揮均以下午和接近傍晚(約4點到6點)佳;
此時絕大多數人精神平靜穩定,體力充盈,技術活動的靈活性、協調性、準確性及適應能力均處于佳狀態,因此在這個時間段跑步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哦。
黃昏是戶外鍛煉的好時間
李新立詳細解釋了人體一晝夜間機體能力狀態的變化后說,“從理論上來說,黃昏時分,大氣內的氧氣濃度高,人的感覺為靈敏,協調能力強,體力的發揮和身體的適應能力強,并且這時血壓和心率既低又平穩,確實是適宜鍛煉的好時段。”
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下午人體生物鐘處于高潮,這時生理功能處在佳狀態—人體耐力上升,肌肉溫度高,血液粘滯性小,關節靈活:一天中,人吸氧量的高點是在下午6點左右;人的心臟跳動和血壓為平穩的時間是下午5點到7點。
據英國生理學家測定,下午4點到7點,身體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的應激反應能力達到高,神經的靈活性也好。所以,選擇下午或傍晚鍛煉,能大限度地發揮人體潛能和身體適應能力,達到健身的目的。
二是下午空氣質量好。
三是下午運動有利于晚上睡覺。英國醫學家研究發現,上午運動的人,晚間睡眠情況與平日差不多,而下午運動的人,晚上睡眠比平時好得多。
然而現實問題是,這兩個時段恰好是我們忙于工作、學習的時間。雖然身體機能狀態很好,但除了專業運動員,恐怕沒有多少人能有條件在這兩個時段去做運動。
專家建議,如果上午和黃昏實在沒有時間,可以選擇在晚8點至9點鍛煉。而臨睡前,機體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且體溫不能過高,以便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使人盡快入睡。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夜跑夜騎晚間運動好不好了吧,您也應該已經知道哪些人不適合夜跑夜騎了吧,所以說我們要選在戶外鍛煉黃金時間的時候外出鍛煉身體,不能盲目的追求其他的東西,而忽略了自身的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