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呼吸道感染
感染會引起體內炎癥反應,從而導致心臟病發作或腦卒中。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被診斷患有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后的3天內,患者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會比常人高出5倍。
建議:注射流感疫苗有助預防感染所引起的心臟病發作,老年人及兒童應特別重視。
7、抑郁癥
《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2009年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患有抑郁癥的女性患上心臟病的可能性是那些沒有抑郁癥女性的兩倍。心臟病的幸存者如果患有抑郁癥,他們心臟病再次發作的可能性要高于那些未患有抑郁癥的人。
建議:心情總是不好也是病,要正確面對,放下心理包袱,必要時應就醫。
8、過量補充鈣劑
2012年發表在《心臟期刊》上的一項針對2.3萬人的研究顯示:經常大劑量服用含鈣營養補劑的人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較高。
建議:通過膳食攝入鈣質不會對心臟造成影響,在醫生的指導下攝入營養補充劑。
也許生活中的一些看似沒什么的小事,卻是誘發心臟病的主因,例如苛刻的老板會使員工產生心理壓力,如果長期這種心理壓力沒有釋放,便容易引發心臟病。另外,抑郁癥、婚姻問題怎么心理問題也會導致心臟病發。專家還提醒,不要隨便過量服用抗生素和鈣劑。
預防心臟病的12個小方法
第一,減肥
肥胖者患心臟病的比例遠遠高于正常體重的人,特別是“蘋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險。只要老人減肥3—5公斤,心臟狀況就會有很大改善。同時,專家告誡較胖的老人,不要指望自己一下子變成超級模特,要通過平衡飲食和鍛煉逐漸達到減肥的目的。
第二,少吃蛋黃
一個普通大小的蛋黃約含膽固醇200毫克。老人膽固醇較高的話,一周多只能吃兩個蛋黃。
第三,多運動
每天適度運動20分鐘,可使患心臟病的幾率減少30%,快走的效果好。
第四,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