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對于人們的身體很有好處,而今天我們就對太極拳的六大養生功效加以簡單的了解吧。通過對太極拳的功效的了解,能夠幫助練習者抱有更大的熱情去通過太極拳進行學習。
對骨骼肌肉,矯正脊柱
打太極,對我們身體的脊梁骨脊柱,有很明顯的鍛煉效果。練太極幾乎每個招式都會用到腰,長期的積累下來,對脊柱的形態和結構有良好的作用。
駝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結果,但是經常打太極拳的人,駝背的發生率就遠比一般人少。經常打太極拳,脊柱的活動幅度比較好,骨質疏松的發生率也會較低。“老人骨質疏松有兩大原因,一個是缺乏運動,一個是缺鈣,所以不能盲目補鈣,不運動,太極要求動作連貫,也有一定的防老作用。”
對呼吸,擁有“開闊”的心胸
長期堅持進行太極拳的練習,能夠幫助練習者擴展自己的心胸,增強肺部的呼吸功能,從而使得練習者能夠呼吸的自然順暢。不過想要通過太極拳的練習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需要堅持進行太極拳的練習。
太極拳,多半是以腹式呼吸為主,呼吸深長均勻,在反復的動作中,腹肌和膈肌經常運動,因此可以增加透氣功能。又能通過腹壓有規律地改變,使體內的血流加速,增進肺泡的換氣功能,這些都有助于保持老人旳活動能力。因此,我們經常看到打太極的老人,不氣喘,恢復又很快,秘密就在這里。
對物質代謝,打擊膽固醇
太極對身體的影響往往都是潛移默化的,對待膽固醇也是這樣。打太極拳對脂類、蛋白質類以及無機鹽中鈣、磷的代謝,有良好的影響。她強調,打太極也會影響物質代謝,可以說是運動防老。
以前曾有過實驗,證實老年人打太極鍛煉5~30鐘后,血內的膽固醇含量會下降,其中以膽固醇增高的老人,下降尤為明顯。對動脈硬化的老人迸行鍛煉前后的代謝研究發現,經過5~6個月鍛煉后,老人血中的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膽固醇的含量卻明顯減少,而且動脈硬化的癥狀也會大大減輕。
對心血管,消除瘀血的良方
太極拳是一種消除瘀血的良方。這是因為太極拳的練習中,會全面的運動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這對于刺激身體內部的血液循環是很有幫助。另外,太極拳的運動中會鍛煉我們的呼吸,同樣能夠促進需要的循環。
打太極,經常要求“氣沉丹田”,也就是說要求氣向下沉。其實這就是一種橫膈式呼吸,通過膈肌和腹肌的收縮與舒張,使腹壓不斷改變,加快血液的流通,也就改善了血液循環的狀況。因此,太極的動作要領,不單可以有規律地按摩肝臟,還是消除肝瘀血,改善肝功能的“省錢方”。
對中樞,憂化大腦“軟件系統”
眾所周知,神經系統是人體的“主心骨”,是所有調節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也是調節與支配所有系統與器官活動的樞紐。諸葛純英指出,如今社會節奏快,壓力大,中樞神經系統經常“不負重荷”,導致疾病的產生。因此,任何一種鍛煉如果能增強“主心骨”的機能,對全身都有很好的保健意義。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用意”,注意力要集中,對大腦活動都有良好的鍛煉作用。從動作上來講,練太極動作要“完整一氣”,由眼神到上肢、軀干、下肢,要上下不亂,前后連貫。因為動作有時較復雜,所以需要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無形中,就一次次地優化我們大腦的“軟件系統”,加強了系統的工作能力。
對消化,機械刺激,預防便秘
所謂“一物降一物”,因為中樞神經系統主管著體內的所有系統,因此經常練習太極拳,可以達到“隔山打牛”的效果,通過中樞神經系統活動能力的提高,改善消化系統的僅能,還能避免因神經系統紊亂,而產生的消化系統疾病,如運動分泌、吸收的紊亂。
此外,打太極所產生的規律的呼吸運動,可以對胄腸道起到機械刺激的作用,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預防便秘,解決老年人生活的一大難題。
綜上所述,太極拳的練習能夠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很多的好處,但是這并不是太極拳練習的全部好處。太極拳真正的功效,需要練習者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練習,去掌握太極拳之后才能真正的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