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都知道,治療三叉神經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么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簡單快捷的治療三叉神經痛呢?下面就來看看我們是如何鑒別三叉神經痛的吧,還有三叉神經痛的并發癥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三叉神經痛的藥物治療
治療三叉神經痛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在這個期間里,患者需要不停的服用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下面就來看看有哪些藥物可以治療三叉神經痛吧。
藥物治療必須正規,當藥物治療無效或僅部分有效時,必須重新考慮診斷是否正確。如果診斷正確、用藥方法得當或藥物毒副作用大,則可改用其他藥;如多種藥物治療仍無效,方考慮非藥物治療。
1.卡馬西平
卡馬西平是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首選藥物。其機制是降低脊髓三叉神經核的神經元對刺激的反應。初服200mg,每天1~2次,癥狀不能控制,每天增加100mg,直至疼痛緩解或出現不良反應。每天大劑量為1000~1600mg。不良反應約見于30%的病例,如:頭暈、嗜睡、眼球震顫、藥物性肝炎、骨髓抑制、低鈉血癥、充血性心力衰竭、皮疹等,孕婦忌用。
2.苯妥英鈉
其機制可能也是降低脊髓三叉神經核的神經元對刺激的反應。目前僅用于復發或 不能耐受卡馬西平的病例。每天200~500mg。不良反應有皮疹、肝臟損害、骨髓抑制等。
3.七葉蓮
為木通科野木瓜屬又名假荔枝的一種草藥。止痛療效達60%左右。口服每次0.4g,每天4次。無嚴重不良反應,少數可有口干、中上腹不適、食欲減退、輕微頭昏等,停藥后可恢復。與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合用可提高療效。
4.巴氯芬
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作用機制可能是在GABA受體突觸前與之結合,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抑制單突觸反射和多突觸反射,緩解痙攣狀態。一次5mg,每天3次。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皮疹、頭昏、嗜睡、肝功能影響、誘發癲癇等。
以上就是常見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有效藥物,希望大家能夠人真的記在心里,下面再來看看我們是如何肩背三叉神經痛的吧。
三叉神經痛的鑒別
除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外,應注意與以下幾種疾病相鑒別。
1、牙痛
牙痛也是一種非常疼痛的一種疾病,有時特別是發病的初期,常常到口腔就診,被誤診為牙痛,許多病人將牙齒拔掉,甚至患側的牙齒全部拔除,但疼痛仍不能緩解。一般牙痛特點為持續性鈍痛或跳痛,局限在齒齦部,不放射到其他部位,無顏面部皮膚過敏區,不因外來的因素加劇,但患者不敢用牙齒咀嚼,應用X線檢查或CT檢查可明確牙痛。
2、三叉神經炎
可因急性上頜竇炎、流感、額竇炎、下頜骨骨髓炎、糖尿病、梅毒、傷寒、酒精中毒、鉛中毒及食物中毒等疾病引起。多有炎性感染的歷史,病史短,疼痛為持續性的,壓迫感染的分枝的局部時可使疼痛加劇,檢查時有患側三叉神經分區感覺減退或過敏。可伴有運動障礙。
3、中間神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