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們該如何維護骨骼內的膠原蛋白呢?專家提供一個簡單的小秘訣:別讓血糖上升,免得體內多余的糖分附著在蛋白質上,讓膠原蛋白失去原有的彈性與柔軟度,使骨頭變得脆弱,骨質因而開始惡化。
想阻止糖化作用發生,其實很簡單。例如,平常必須節制甜食攝取量,否則將比同齡者老得更快,或者用餐時先吃蔬菜,也能防止血糖值急遽攀升。
保骨心法3:讓日光浴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鈣質與膠原蛋白外,白澤卓二認為維生素D也很重要,原因在于,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如果少了維生素D,就算喝再多牛奶也徒勞無功。
幸好,我們的皮膚經過紫外線照射后,就能生成維生素D,而且效率驚人!專家建議,每周至少一次,到戶外進行至少30分鐘的日光浴,可有助預防骨質疏松。
老是待在室內的人,請采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增加日照時間,身體便能慢慢適應。
保骨心法4:快速走路、爬樓梯能強化骨骼
運動會對骨骼產生壓力,使骨骼內部發生奈米級的超微小損傷,進而活化造骨細胞以修復受傷組織。要是成天躺著不運動,使得造骨細胞沒有受到刺激,骨密度就會低下。
為了刺激造骨作用,好選擇直接讓骨骼承受體重的運動,如“快步走”與“爬樓梯”都是很好的選擇,好做到“有點喘、有點吃力”的運動強度。
有專家則建議,若把接近跑步的速度作為100%,那么大約以70%的速度進行健走為佳,約莫是一分鐘走130~150步的速度。一旦停止運動,骨質就會開始流失。
因此,即便是大忙人也請把握生活中的瑣碎時間,持續運動,維持骨質量與骨密度吧!
保骨心法5:加速鈣質吸收
一些營養素是鈣質的好搭檔,可以幫助鈣在體內被吸收利用,這類營養素有維生素D、鎂、維生素C等。
維生素C:臍橙、柚子、橘子、蘆柑、檸檬等這些水果中大量的維生素C,能使鈣能更好地被小腸吸收。
鎂:鈣與鎂似一對雙胞胎兄弟,總是要成雙成對地出現,而且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利于鈣的吸收利用。所以在補鈣的同時,要注意鎂的攝入。
含鎂較多的食物有:堅果(杏仁、腰果和花生)、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小蝦、龍蝦)等。
維生素D:維生素D是影響鈣吸收主要的因素。食物中的維生素D與人體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陽光照射后,合成維生素D3,再在肝臟、尤其是腎臟中經羥化反應而生成的1,25-二羥維生素D,它能促進鈣在小腸甚至在結腸中的吸收。
人體缺乏1,25-二羥維生素D,鈣的吸收只有10%;如果補充了維生素 D,并在肝臟與腎臟合成了1,25-二羥維生素D,鈣的吸收率會增加到60~75%。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傷人體骨骼的8個不良姿勢有哪些了嗎?你知道如何促進骨骼發育了嗎?一定要避免這些不良的姿勢,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讓你的身體更加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