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泰拳訓練秘法
近代泰拳教練固鈴曾說:“身為好拳師,須行長時間試招,經常按摩,多練技術,日跑不歇。重要者是斗心,倘無百分之百斗心,則難成大器。”持之以恒地練習,無論對職業或業余拳師,都是極其重要的。泰拳師開始習藝,首先在確定自己體魄健康之后,方可認真練習。所以泰拳師真正的開端應為身體鍛煉,從基本功下手。
跑步
跑步可使腿部肌肉有力,對拳師在擂臺上進攻退守,均極有好處。拳師能否在敵不斷進攻下屹立不倒,步法占極為重要的地位。泰拳師都公認跑步為練習拳藝的基礎,須嚴格遵行。
清早跑步之后,白天需有充分的時間休息,至黃昏時(一般為下午四時許),繼續練習其它課程。有的拳館命拳手以跳繩開始,另一部分則先練擊影(泰語曰“打風”),而后打沙包,再進行對打。常見的是以擊影開始。
擊影
擊影練習是泰拳師的熱身運動,拳師借此練習身手的協調配合、進退平衡以及出招擊空時收勢回防等。
譬如練拳,須注重雙拳動作連貫,運足和發勁正確,并且應多用各種步法,拳與步合,始稱有方。如練肘法,心中無敵似有敵,觀其動態,運足相應,適時揮肘出擊,招數可近可遠,又可借勢護膝抵敵,自由發揮。若練腿法空擊,要點在于把持身體平衡。用膝也同樣,如沖膝須步法一致,膝法才能流暢活潑。還有下蹲擊影法,可增強下盤耐力。
體操
在泰拳練習前后,須進行體操練習,以強化身體各部分功能,提高全身靈活性。泰拳練習后的體操動作宜放慢動作,使身體松弛平靜,有助于恢復。其動作方式與一般柔軟體操沒有差異,有蹲跳、開胯、溜腿、搖動、俯臥撐等,其中以腹肌運動受泰拳手重視,因此項練習與拳師的抗擊打能力有極為密切的關系。
泰國拳館拳師,每日須練習腹肌運動100~200次,以增強腹部抗力。
打沙包
練習沙包要點有四:著位正確、切力集中、貫徹性和呼吸適調。這也是泰拳基本練習方法之一,可加強拳頭威力和硬度,使肘、腿、膝更具威力。其要點是不可蠻干,應圍繞沙包移動,一面練習步法,一面選擇不同角度、距離,再發動攻擊。練肘法宜先用前臂擊打沙包,配合上步,距離須適當,始見功效。練習膝法也須接近沙包,兩手抓緊其上部,發力拉拽,彎身擰腰,提膝猛撞。
總結:泰拳在泰國傳承了很長的時間,如今已經廣為人知,如何去學好泰拳,看了上面的內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個普遍的了解,后還是要告誡大家一句,不管是什么武術都要長期的堅持與鍛煉,才能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