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光眼確診需要哪些檢查
1:眼底檢查
當視乳頭形態發生改變,杯盤比>0.6或雙眼杯盤比相差>0.2時,應進行青光眼排查。
2:眼壓
多次測眼壓>21mmhg為眼壓升高。眼壓測量有非接觸眼壓,壓陷眼壓及壓平眼壓等多種測量方式。壓平眼壓測量需接觸角膜,但結果更可靠。單次測眼壓不高時,有時需多次測量,必要時可能進行暗室、俯臥試驗和散瞳試驗等激發試驗誘發高眼壓以協助早期診斷。
3:房角檢查
手電筒側照法可簡便粗略地判斷前房深度,裂隙燈法可早期篩查出周邊前房淺的人群。對于前房明顯淺的病人,通常需要在超聲生物顯微鏡和房角鏡下觀察詳細的房角結構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4:視野
如不進行治療,隨著青光眼的發展,視野將逐漸縮小終失明。由于患者早期視力通常可不受影響,所以視野的縮小往往不容易被察覺,待患者明顯感覺到視野缺損時,通常已經發展到較為嚴重的程度了。由于青光眼的視野損害為不可逆性,而且視野在青光眼診斷及判斷病情變化中至關重要,所以青光眼患者及可疑青光眼患者都應定期反復監測視野變化。
5:視網膜神經纖維層檢查
研究表明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的缺損早于視野的缺損,有助于更早期診斷青光眼,而且由于視野檢查存在較大的主觀性決定了有時檢查結果的可靠性在個體之間和每次檢查之間存在較大差別,因此眼底照相作為視神經損害的客觀檢查手段在青光眼早期診斷中也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檢查技術的發展oct、hrt、gdx等客觀檢查手斷在青光眼的早期診斷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視野的主觀檢查配合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的客觀檢查可以提高檢查結果的可靠性。
二:常見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
一經確診,根據病情應首選激光或手術治療。急性發作期患者眼壓較高,應先用藥物降眼壓,可根據醫生處方,選擇毛果蕓香堿、噻嗎心安等局部降眼壓藥物點眼,或加用20%甘露醇和醋氮酰胺等全身藥物。有條件時可作激光周邊虹膜打孔,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解除瞳孔阻滯、促進房角開放。術前務必使眼壓降至正常,眼壓控制后,檢查房角,如50%以上房角開放,仍可選擇虹膜根切術,否則應選擇小梁切除術等濾過手術。術后眼壓控制不良應輔用藥物。